“现在正值深秋雨季,土壤含水量饱和,大家要格外提高警惕。”为深入贯彻落实《宜宾市加强转移避险点群众宣传(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日,高县落润镇将地质灾害防治课堂直接“搬”到振武村地质灾害风险点现场,以“喝茶说事”群众院坝会的形式,用家常话讲安全、用现场景教避险,让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筑牢生命安全意识。

在现场教学环节,镇应急办、地灾办工作人员结合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典型特征,向群众详细讲解了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与突发危害。“防范胜于救灾”,工作人员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地质灾害的链生性、群发性和毁灭性,帮助群众强化防灾意识。
“发现房屋墙体出现新裂缝、地下水突然变浑或断流,要警惕滑坡发生;听到沟谷内传来异常轰鸣、野生动物出现反常举动,要提防泥石流。”镇、村干部结合隐患点位实际,重点讲解地质灾害前兆特征,反复提醒群众发现异常需立即上报。
识别风险是基础,科学避险是关键。在现场教学中,工作人员围绕“如何安全逃生”这一核心,把复杂的避险知识转化为易懂易操作的实操要领。“灾害发生时千万别慌,要向灾害体两侧的稳定区域跑,绝对不能顺着坡往下冲,更不能回头拿东西!”针对不同灾害类型,工作人员分别演示了正确的逃生方法,并组织群众沿既定路线实地演练,明确应急避难场所位置。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工作人员还提醒每户家庭都要备好应急包,装入手电、饮用水、常用药品等物品,确保暴雨夜或突发情况下能快速响应、安全撤离。
“这样在现场手把手地教,比在会议室里听报告管用多了!”参与群众纷纷表示,通过现场教学,对哪些情况要警惕、遇到险情怎么跑等问题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众人拾柴火焰高”,此次培训是落实《实施方案》要求的具体实践。通过常态化培训,让每一位村民都成为地灾监测的“眼睛”和“耳朵”,织密了“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监督”的群防群治网,为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提供了坚实保障,切实提升了基层防治减灾救灾能力。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