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锤炼班主任育人本领、激发教育创新活力,宜宾市李庄中学校于近日举办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大赛聚焦“以赛赋能,潜心育人”主题,围绕班级管理智慧、师生沟通艺术及育人理念创新,为班主任搭建展示风采、互学共进的平台,推动德育工作向专业化、精细化迈进,全面助力学生成长与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赛设置“教学设计评比和主题班会课现场展示评比”双环节,全面考查班主任思想引领、日常管理、活动组织、导学督学等综合能力,评委组由学校领导、各年级主任和班主任代表构成。经过初赛选拔,来自初中部和高中部的11位班主任同台竞技,从德育、心理健康、安全等多维度进行课堂展示。
德育处主任何杵金说,本次比赛不仅是一场技能的比拼,更是一次凝聚教育智慧和传递育人温情的深度交融。

教学设计评比现场
课堂展示
初中部
马梦平老师带来的《好好说话,与爱同行》主题班会,紧密贴合学生日常生活,通过温暖有趣的互动形式,聚焦“文明表达”习惯养成,用语言育人的巧思引导学生学会礼貌沟通、真诚表达,让文明交流的种子在课堂中生根发芽。

胡明其老师带来的《增强生命的韧性——与挫折共舞》主题班会,紧密贴合学生成长需求,通过层层递进的体验环节,聚焦“抗挫能力”素养提升,用情景模拟、故事分享与未来对话的巧思引导学生正视挫折、悦纳自我,把“与挫折共舞”的生命韧性种在学生心间。

胡心宇老师的《拨云见日,拥抱天光》主题班会,通过“石头变台阶”的隐喻体验,聚焦“成功型思维”习惯养成,用垫脚石故事与目标拆解的巧思引导学生把挫折转化为成长动能,让“失败只是反馈”的阳光信念浸润在课堂中。

吴万兵老师带来的《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主题班会,紧密贴合学生自我认知的提升需求,聚焦“积极心态”习惯养成,用角色扮演和目标再定位的巧思引导学生用向上姿态丈量成长高度。

徐鹰老师带来的《向校园欺凌说“不”——做勇敢的守护者》主题班会,紧密贴合校园安全热点,聚焦“勇敢拒绝、智慧求助”行为养成,用角色扮演与承诺书签署的巧思引导学生明辨欺凌、挺身而出。

詹小群老师带来的《预防校园欺凌,争做文明学生》主题班会,紧密贴合校园文明建设需求,通过“案例复盘+小组合议”的沉浸式探究,聚焦“规则意识与同伴守护”双习惯养成,用真实影像定格与角色互换的巧思引导学生识别欺凌红线、拟定班级文明公约,让“尊重每一张面孔”的友善种子在课堂中生根发芽。

高中部
李书根老师的《放下手机,逐梦高飞》主题班会以“多巴胺绑架”实验直击成瘾机制,用“利弊擂台”激活学生批判思维,再借励志短片点燃戒断决心;最后集体拟定“手机公约”并签署桌面承诺,让“工具而非主人”的信念在掌声中生根,助力学子夺回专注、拥抱梦想。

陈敏老师带来的主题班会《卸焦·拾信·绘蓝图》先以“温度自测”破冰,再用“宣泄拳馆”释放考后焦虑,转场“积极暗镜”重燃自信,最终共创“能量补给单”与21天打卡墙;学生从“乱麻”到“蓝图”,学会用具体小目标自我疗愈,怀揣“体温”而非“分数”奔赴高中。

李珊老师以《燃梦高三·顶峰相见》为题,七重奏层层递进:回溯青葱印记唤醒底气,学长、师长、家长“三重寄语”输送方法更输送温暖;定制校徽路牌与点亮梦想地图把抽象目标搬上桌面,三大成长定律赠予方法论,集体宣誓+《有我》大合唱将气氛推至沸点;班会毕,便利贴计划上桌,周打卡启动,班级正式驶入“高三高速”。

陈秋霞老师抛出“第二曲线”管理模型,以易烊千玺三级跳视频冲击视野;学生晒“热爱清单”、抽“现实盲盒”、5分钟头脑风暴,把兴趣写成解题方案,再贴出“探索地图”并宣誓;从“分数唯一”到“价值创造”,班会成功为“躺平”少年重启内在发动机,让“以热爱赴山海”的口号落地有声。

刘奕老师以《我的高中,无限可能》为题,通过1分钟拍手与“满水投币”双游戏先破“我不行”执念,坐标轴回望高一更让学生看见成长折线;教师趁热打铁,引导用虚线补绘未来三年“生命曲线”,并发布21天微挑战与“突破故事墙”;一堂课完成“打破预设—感悟潜力—规划行动”的闭环,帮学生把“无限可能”写进可量化的明天。

颁奖环节
经过激烈角逐,评审组认真评审,参赛教师的获奖结果如下:
    初中部
    特等奖
    詹小群-《预防校园欺凌,争做文明学生》
一等奖
马梦平-《与爱同行,好好说话》
胡明其-《增强生命的韧性——与挫折共舞》
二等奖
徐鹰-《向校园欺凌说“不”——做勇敢的守护者》
吴万兵-《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
胡心宇-《拨云见日,拥抱天光》

高中部
特等奖
李珊-《燃梦高三·顶峰相见》
一等奖
陈敏-《卸焦虑·拾信心·绘蓝图》
李书根-《放下手机,逐梦高飞》
二等奖
刘奕-《我的高中,无限可能》
陈秋霞-《解锁人生第二曲线》

此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不仅展现了学校班主任卓越的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更通过多元开放、特色鲜明的展示内容,为班主任搭建了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活动中呈现的班级管理策略与育人方法,有效助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学校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注入新动力。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