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百里冲天府粮仓的葱蒜田里一片繁忙景象。蒜苗青翠挺拔、香葱长势喜人,农户们弯腰采收、分拣装运,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近年来,大观镇以订单农业为抓手,通过“农科院所+国企+镇村+农户”联农带农模式,推动葱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支柱”。
订单农业:稳产稳销,契约护航农业产销闭环
为破解传统农业“丰产难增收”困境,大观镇积极对接市场需求,与国有企业宜宾铁源农业公司合作,发展订单式种植,实现“种有定向、销有保障”。2024年,全镇发展葱蒜种植面积1100余亩,亩均产值达1万余元。大观镇菜花村书记刘吉才感慨:“签了订单再种地,不愁销路,价格也稳定,心里踏实!”
绿色种植:科学培管,优质产品赢得市场青睐
大观镇坚持绿色生态理念,推广科学化、标准化种植模式。通过合理施肥、精准灌溉保障作物生长,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确保蒜苗、香葱品质优良。农户们深耕细作,田间管理严格规范,产出的葱蒜以茎秆粗壮、香味浓郁备受市场青睐。宜宾铁源农业公司田间生产项目经理李桐表示:“大观的葱蒜品质上乘,回头客越来越多,大蒜在全国各地均有订单,大葱也已经远销到了广东、福建。”
丰收红利:家门口就业,鼓起百姓腰包葱蒜丰收不仅带动农业增效,更为村民创造增收机会。每到采收旺季,分拣、捆扎、运输等环节吸纳了大观镇本地及刘家镇、黄沙镇、汪家镇等周边乡镇600余名村民临时务工,人均日增收90元。村民漆传坤笑着说:“农忙时在家门口干活,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从田间到市场,从订单到增收,大观镇以葱蒜产业为纽带,串起农户、企业、市场共赢链条。未来,当地将持续深化订单农业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提升品质效益,让“小葱蒜”成为富民强镇的“金钥匙”。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