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党建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官网】 > 自增地方频道 > 南充党建 > 术前“灵魂拷问”:麻醉医生的每一问,都暗藏生机

术前“灵魂拷问”:麻醉医生的每一问,都暗藏生机

发布日期:2025-11-10 15:13 来源: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 作者:佚名
点击量:

“明天就手术了,麻醉医生为啥还要单独问话?吃没吃降压药、有没有过敏史……这些护士不是都问过了吗?”面对术前访视,不少患者心怀疑惑,甚至认为是“重复工作”、“多此一举”。但事实上,这场短暂的交谈——正是麻醉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每一个寻常问题,都关乎生命,绝非例行公事,而是至关重要的“保命预案”。

01.png

一、每一次提问,都在描绘你的“生命画像”

护士术前询问病史,更多是为了完善病历资料、做好基础护理准备;而麻醉医生的问话,核心目标是为你“量身定制麻醉方案”。就像裁缝做衣服前要量体裁衣,麻醉医生也需要通过提问,摸清你的身体“底子”。

1762758312826773.png

问“平时吃什么药”,不只是记清单:比如你长期吃的降压药、抗凝药,可能会影响麻醉时的血压稳定或增加出血风险。若术前没停用抗凝药,手术中可能出现止血困难;若漏说某些降压药,麻醉后血压骤降的风险会翻倍。

问“有没有过敏史”,不是小题大做:对青霉素过敏的人,可能也会对某些麻醉药(如酯类局麻药)过敏;曾对海鲜过敏的人,要警惕对肌松药过敏的可能。一旦用错药,可能引发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而术前明确过敏史,能直接避开“致命雷区”。

问“以前做过手术吗”,藏着麻醉隐患排查:若你曾做过剖宫产,可能有椎管内麻醉的穿刺难点;若曾在全麻后出现“苏醒延迟”,这次会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同样问题。这些细节,只有麻醉医生需要重点关注。

03.png

你的年龄、体重、是否有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甚至平时是否容易晕车晕船,都会被纳入麻醉方案的考量。比如肥胖患者颈部脂肪厚,全麻时气管插管难度更高,麻醉医生提前知晓后,会准备更合适的插管工具;有哮喘史的患者,会提前备好支气管扩张药物,避免麻醉中诱发哮喘发作。

二、看似闲聊,实为预判

有些患者觉得,“我平时身体好,没什么大病,问那么多没必要”。但很多“隐形风险”,只有通过细致提问才能发现。

04.png

一句“偶尔心慌”,可能是心脏的警报。曾有位患者因此被追问出“室性早搏”。若未在麻醉前发现这一隐患,术中极可能诱发严重心律失常。正是麻醉医生的深度问询,才得以调整方案,于无声处拆除了这颗“心脏炸弹”。

05.jpg

麻醉医生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一次安全预警。隐瞒打鼾史,将增加全麻后气道梗阻风险;而确认禁食时间,则是为了防止致命的反流误吸。因此,患者的如实告知,是麻醉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不止是告知,更是信任的共建

麻醉访视的本质是一场关乎安全的共同决策。医生通过解答疑虑、告知流程,将未知转化为可知。由此带来的情绪稳定,不仅能提升配合度,更在生理层面直接转化为更平稳的生命体征,为手术安全奠定基础。

06.png

麻醉访视是确保医疗方案贴合个体需求的重要环节。您的主动陈述——无论是疼痛阈值还是苏醒时间要求——都为麻醉医生提供了关键信息,使其能精准调整技术细节,从而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优化您的整体手术体验。

四、多一份主动 多一份安全

有些患者担心“说太多会影响手术安排”,或觉得“小毛病没必要提”,刻意隐瞒病史,反而会给麻醉埋下隐患。比如隐瞒长期吸烟史,麻醉医生不知道你的肺功能情况,可能会用对呼吸抑制较强的药物,导致术后肺部并发症;隐瞒糖尿病史,术中血糖波动过大,可能引发伤口感染、酮症酸中毒。 

07.png

其实,麻醉医生最希望听到的是“全面、真实”的信息——哪怕是“小时候得过肺炎”“对某种食物不耐受”这样的“小事”,都可能成为影响麻醉安全的关键。这场术前访视,不是“多余的问话”,而是你和麻醉医生之间的“安全约定”。

当下一次麻醉医生坐在您床边,请将他视为并肩作战的盟友。不要因为怕麻烦而草草应答,请认真地对待每一个问题,更主动地分享您身体的细微感受。因为您说出的每一句话、提供的每一个信息,都是麻醉医生为您编织“生命防线”的一砖一瓦。这份源于坦诚的细致,正是手术安全最坚实、最无可替代的保障。

(责任编辑:林海南)

联系电话: 监督电话:13311535990 投稿邮箱 chinajcdj@sina.com 蜀ICP备2024088209号-1
中国基层党建网 | 关于我们 | 官方微博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中 国 基 层 党 建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