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至,红薯甜。时下,西充县的有机红薯陆续进入采收季,丰收的喜悦弥漫乡村田野。

近日,在西充县占山乡杨柏村氧森谷农业有限公司有机红薯种植基地,一派繁忙的采收景象:7台红薯收获机穿梭作业,一串串色泽鲜亮、个头饱满的有机红薯顺势“破土而出”,村民们紧随其后,手脚麻利地分拣、装筐、搬运,将新鲜红薯装车运往加工厂房。
基地负责人郑杰拿起一颗红薯介绍:
“这可是咱西充四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的有机黄心苕!”
“它肉质柔和,口感上乘,深受市场青睐,在全国盒马鲜生超市一斤能卖到10元以上,采收前就被各大商超抢着预订,供不应求。”
在基地配套的有机红薯初加工厂房,刚从田间运回的红薯正有序经过清洗、风干、高温愈合糖化、分选、打包等工序,等待发往全国各地。
郑杰边翻看发货记录边算账:
“我们每2天发一次货,每次发货8吨左右,主要运往上海、北京、深圳、成都等地的仓储中心,再配送至当地盒马鲜生超市。”
“靠着错峰上市、持续供应模式,今年基地红薯产值能达到700万元!”
该基地种植有机红薯1000余亩,种植过程中严格遵循有机生产标准,不使用农药化肥,施有机肥,采用人工除草。此外,基地还与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绵阳市农业科学院深度合作,推行错季阶梯种植模式、早栽早收全程机械化技术等,实现有机红薯7至11月持续供应市场。

产业旺了,村民的“钱袋子”也鼓了。目前,郑杰的种植基地长年吸纳68名当地村民就近务工,每年发放务工工资100余万元,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顾家挣钱两不误”。
西充盛产红薯,种植历史悠久,素有“苕国”之称。近年来,当地以发展有机农业为契机,推动红薯产业转型升级,有机黄心苕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在2024年入选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和《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成为西充农业的闪亮“名片”。今年6月26日,2025四川·南充(西充)有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召开,会上发布了《西充有机黄心苕团体质量标准》,对有机黄心苕的产地范围、生产要求、外观口感、营养成分、运输包装等作出系统规范,让“西充标准”成为了行业标杆。
西充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
“后续我们将持续做强‘西充有机黄心苕’品牌,延伸红薯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让小红薯成长为富民大产业。”
(责任编辑:林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