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秋分不养,一年白忙。秋分到,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秋天。各地秋雨绵绵,但秋燥也会更加明显。此时养生需遵循“养收”原则,注重平衡阴阳。
秋分养生四宜
宜早睡早起
中医提倡顺应自然节气早睡早起,以适应秋天收敛的节气特点,早睡可以顺应阴精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可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一般来讲,晚上11点前入睡,早晨6点左右起床较为适宜。
宜多食汤粥
中医养生提倡在秋天每天早晨吃粥。秋分时节,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这时若能吃些温食,特别是喝些热药膳于身体很有好处。粥中可加入莲藕、荸荠、百合、银耳,起到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作用。
宜户外锻炼
秋高气爽,气温适宜,正是户外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可适当增加平缓的户外有氧运动,如八段锦、慢跑、太极拳等。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循序渐进,避免大汗淋漓,并做好热身。
宜戴好帽子
秋分之后气温明显下降,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时最好戴帽子,洗头时用水要比平时热一点。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可以肚脐热敷,驱寒助阳。经常用艾叶水泡脚可以温阳散寒,改善四肢冰凉的现象。
秋分吃三样
01丝瓜:润肺去燥
民间素有“秋败丝瓜胜良药”的说法。进入秋分后天气干燥,而此时的丝瓜鲜嫩多汁,营养丰富,味甘、性凉,常吃有助于清热解毒降火,防止肺部燥热。
但要注意的是,丝瓜寒凉,肠胃功能弱的朋友,不宜多食。
02山药:益气养阴
《本草纲目》中提到,“山药健脾胃,益肾气,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中医认为山药对润肺益气很有帮助,现代医学也认为山药富含丰富的淀粉酶和蛋白质,常吃对人体多有好处。
此外,中医素有“色白入肺”的说法,秋季适当吃些同样白色的菜花、莲藕、梨、银耳等,也能滋阴润燥,健康养人。
03南瓜:补益脾胃
俗话说:“秋天到,南瓜俏。”南瓜是秋季少不了的黄金养生食材。在中医看来,南瓜性温味甘,其中含有丰富的果胶,能保护肠胃,有助于我们滋养脾胃。
秋分喝两样
水煮花生,润肺化痰
《随息居》里说,花生“煮食,化痰。”花生有润肺化痰、滋养补气的作用,秋分水煮花生,能缓解秋燥干咳。
水煮大枣,养血生津
《本草纲目》中提到,枣可以“补中益气、坚志强力。”古人认为,枣味甘、性温,有助于养血生津。秋分吃水煮枣,有利于保护肝脏,提高人体免疫力。
(责任编辑:林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