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危机
刚走两步,眼前一黑就栽倒了
17日清晨,王女士(化名)像往常一样起床做饭。饭刚做好,她突然感到一阵心慌,刚走出厨房就眼前发黑,“还没走到床前就晕倒了,滚地下了”。两个年幼的孙子拼命拉她,却怎么也拉不动。家人赶到时,发现她躺在地上已有20多分钟,意识模糊,呼吸急促。 家人紧急将王女士送往乡镇医院救治。
生死接力
“快联系县人民医院!”
乡镇与县城上演生时速命
上午9点,王女士送达乡镇医院,接诊的罗小勇医生发现患者病情危重,立即与营山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杜浩珲主任联系,远程指导抢救,120急救车火速到达。
图1:患者刚到乡镇医院就诊时的心电图
图2:抢救结束后救护车上监护仪心电图
当急救人员正准备转运时,王女士突发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全身抽搐,口唇紫绀,心电图提示“室速”,急救医生任波当即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1个多小时近10次!经过现场系列紧张抢救后,王女士生命体征才逐渐平稳。“火速转院!”杜浩珲主任当机立断。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迅速上演!
急救记录仪和监控画面
专业救治
“先保命,再治病”的正确抉择
11点40分,急救车迅速抵达县人民医院心内科,王女士病情仍反复发作。时间就是生命!科室团队一边抢救,一边为其完善检查,发现患者情况特殊:严重的心律失常及相关综合征,涉及窦房结功能异常、Q-T间期延长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需紧急干预和长期管理。
为何要先安临时起搏器再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
临时心脏起搏器就像“生命急救车”,通过电极快速刺激心脏维持基本跳动,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而永久起搏器需要严格评估适应证、选择合适型号,就像“定制终身保镖”,必须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才能植入。这种“先临时后永久”的阶梯治疗,正是心内科急救专业性的体现。
当日晚上,心内科团队就为王女士安装了临时起搏器,稳定基本生命体征,重点监测各项指标,待指标达标稳定约一周后,团队又成功为其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
杜浩珲主任为王女士实施心脏起搏器介入手术及手术伤口换药
在杜浩珲主任的带领下,医护团队密切配合,精准施治,王女士恢复良好,未再发病且无并发症发生。
铭记感恩
后来,王女士哽咽回忆道:“发病那天,那些医生主任都没有休息,全部围在我床前,把我从死神手里拉回来的。”出院前,她和家人特意送来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乡镇医院罗小勇医生也来看望了王女士,并专程为心内科赠送了一面锦旗,感慨道:“没有人民医院心内科的指导和120及时到达,后果不堪设想!”
心内科
强“心”团队
守护县域百姓“心”希望
(责任编辑:林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