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骨骼,犹如高楼中的钢筋骨架,一旦受损,大厦便摇摇欲坠。前段时间的杨婆婆(化名)的情况便是如此。
十年病痛折磨,七旬老人步履维艰
75岁的杨婆婆是一位长期遭受膝关节疼痛困扰的高龄老年患者。据杨婆婆自述,她被膝关节疼痛折磨了10余年,近年来活动时右膝关节疼痛剧烈,行走不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婆婆曾在外院予以止痛、改善生活习惯等治疗,但无明显好转。
精准诊断+定制方案
骨科团队为“罗圈腿”婆婆重塑膝关节
几经辗转,今年4月中旬,杨婆婆来到华西营山医院骨科住院治疗。骨科主任、主任医师吴刚行专科检查发现杨婆婆已经属于严重的内翻畸形——罗圈腿,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右膝关节失稳,患者诊断明确,考虑到经保守治疗无效,和家属沟通后拟行“右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吴钢主任立即联系麻醉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多学科专家会诊后,为这位高龄且合并基础疾病的老人量身定制了周密的“手术改造方案”。
90分钟“精雕细琢”
术后3天行走,硬核技术重塑生命活力
4月16日10:20手术开始,从麻醉剂量到人工膝盖适配,从截骨角度到韧带平衡,每一步都需“锱铢必较”。经过90分钟精准而细致的操作,杨婆婆的右膝关节顺利置换。
住院期间,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与康复指导下,杨婆婆得到了快速恢复,并在术后第3天已能借助助行器独立行走。
杨婆婆的成功换“膝”
这只是华西营山医院骨科
“硬核”实力的一点展现
从创伤急救到微创革命
“治骨”技术全覆盖
骨科不仅常规治疗四肢骨折、骨盆骨折等骨骼创伤,还涵盖脊柱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胸腰椎骨折的微创固定)、关节置换(髋、膝、肩、桡骨小头等人工关节手术)、骨肿瘤及骨病手术等综合诊疗。
骨科团队不仅有“木匠”的力道,更有“雕花”的细腻。近年来率先引进的椎间孔镜、关节镜等微创手术,以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椎体成形术,一项项新技术率先在县域开展应用,患者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以匠心筑骨,重启生命的支撑与尊严
“骨科治疗不仅是修复骨骼,更是重塑生命的支撑与尊严。” 科主任吴钢这样定义团队的工作。
从摇摇欲坠的“生命大厦”到重获活力的身躯,团队始终以“锱铢必较”的精准与细腻,为患者筑起生命的“钢筋铁骨”。
(责任编辑:林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