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10月20日,大竹县指导中心以提升基层基公卫服务质控能力为核心,开展全县基层医疗机构重点内容交叉评价暨县级基层公卫质控专家库遴选工作,在深化评价模式、严控质量基础上,同步以评价表现为标尺,遴选优秀人员组建质控专家库,为基层公卫服务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支撑。
全流程评训护航。评价严格遵循《大竹县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细则》,构建“培训+指导”全流程机制:评价前集中培训,确保全员精准掌握评价标准;评价中县指导中心专家“一对一监督指导”,实时纠偏答疑;评价后逐单位复核结果、“点对点”反馈问题,同步开通申诉通道,依规核查调整争议项。整套机制既保证结果精准,又提升基层人员专业能力。

跨单位评促互学。基层医疗机构各选派2名业务骨干参评,每日确定4家单位参与跨单位“挑刺”与“取经”工作;通过查阅系统、电话访谈,核查居民健康档案,以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健康管理人群档案的真实性与规范性,同步核验家庭医生签约及居民满意度。让评价成为经验共享、能力互促的“桥梁纽带”,切实实现“评价一次、互学互促一次”,推动全县服务水平整体跃升。
评选融合选贤才。打破“评价与选人脱节”的传统模式,以交叉评价为遴选“主战场”,凭评价现场表现择人,坚决杜绝“纸上选人”“脱离实践评人”现象。遴选重点考察三方面能力:一是专业精准度,看档案核查是否全面、能否精准识别档案的隐性问题;二是责任细致度,查评价记录是否完整、《交叉评价汇总表》填写是否规范;三是实践价值度,评能否提出可操作的改进建议,真正实现“以评识人、以评选贤”。


经综合评议,县指导中心从参评人员中择优选取业务硬、责任强、经验足的人员,组建起县级基层公卫质控专家库。专家库成员将参与基层公卫指导、问题研判等工作,强化基层自主质控能力,形成“评价选贤—建库储能—赋能服务”良性循环。此次实践既提升评价实效性,又储备专业人才,下一步,大竹县将完善专家库机制,推动基层公卫服务规范与质量再升级。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