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新教材 实拓素养观——金堂县初中历史教研活动
为深化对初中历史新课标理念的理解与贯彻,精准把握八年级历史新教材的新变化,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金堂县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25年10月14日,在金堂外国语学校组织举办了面向全县八、九年级历史教师的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金堂县历史教研员陈立英老师担任主讲,围绕“初中历史八年级新教材深度解析与教学实施建议”这一主题展开系统指导。

陈老师首先对新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进行深度剖析,她强调:教育的本质是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师本职!新教材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对未来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增强了育人的功能。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要深度挖掘新教材中具有育人功能的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八年级历史新教材的编写,是在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下进行的,它要求中学历史教师依标据本、明确主线、聚焦主题,牢固树立课标意识、课程意识与教材意识。


关于教材的新变化,陈老师指出,课时的压缩、内容的整合是此次新教材编修最大的变化,它增强了对唯物史观的贯彻落实,强化了通史时序体例结构,注重初高中衔接,突出大单元大概念。框架精简、逻辑严密、主线明晰。
深研新教材,明晰新变化,是为了让我们更有效地落实核心素养,发挥历史学科育人功能。针对新教材的教学实施,陈老师提出三点核心建议:
1. 抓主线,用活教材。陈老师从宏观到中观,为老师们分析了八年级《中国历史》主题:从宏观看,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从中观看,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列强侵略与社会性质的变化、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中国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等主线。教师围绕历史发展的主线组织教学,整合教材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脉络。
2. 强逻辑,用活教材:教师要关注教学呈现的逻辑,知识逻辑与认知逻辑并重。
3. 巧方法,用活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史料研读、大事年表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互动与探究性。

陈老师的讲解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为教师搭建了“课标—教材—教学”的衔接桥梁,更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供老师们学习借鉴。相信通过本次教研学习,金堂县八、九年级历史教师能够精准把握新教材的变化,更能科学应变,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历史自信与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