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高龄的黄大爷不幸摔伤导致右髋剧痛难忍、活动障碍,被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头下型)”。然而,更凶险的是他合并有严重冠心病:心功能III级(心脏泵血能力衰竭),合并致命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早、短阵室速/室上速),伴有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冠脉造影显示其心脏三根主血管(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狭窄均超过90%!此前因手术风险过高,无法进行支架或搭桥手术,只能保守治疗。入院次日夜间,黄大爷还突发胸痛,经心血管内科紧急抢救后心功能才暂时稳定。多家权威医院评估认为,手术极可能引发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风险巨大,强烈建议保守治疗。
但保守治疗意味着老人将长期卧床,忍受剧痛,并发症风险巨大。黄大爷及家属深知手术风险,但为争取重新站立的机会,坚决要求手术,并自愿承担风险。面对这一“手术禁忌”的超高龄危重患者,苍溪县人民医院骨二科(关节/创伤)在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情同意下,迎难而上。经医务部组织协调,骨二科牵头,联合心血管内科、麻醉科、泌尿外科等多学科组成MDT团队,周密部署,逐一攻克难关。
医务部协调制定了“术后心内监护+外科联动查房”方案,确保无缝衔接,严控围术期风险。心血管内科全力优化心功能,调整药物,为手术创造相对稳定的基础。麻醉科选择对循环影响相对较小的椎管内麻醉,并制定预案应对术中实施“控制性降压”(以减少出血)可能带来的血压骤降、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风险,要求手术必须高效精准,分秒必争。泌尿外科则解决了导尿难题:老人因既往前列腺手术史导致尿道狭窄,术前导尿困难,反复尝试引发疼痛加重心衰负担。团队果断实施“超声引导下膀胱穿刺造瘘术”,精准建立引流通道,有效解决导尿难题并优化液体管理,避免尿道损伤。
手术当日,麻醉团队严密监测、精细调控生命体征。骨科团队直面高龄骨质疏松(骨质脆弱)的挑战,选用“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实现即刻稳定。凭借精湛技术及高效配合,仅用35分钟成功完成“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影像显示假体位置及下肢力线恢复理想,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在多学科团队的严密守护下,黄大爷平稳度过术后高危期。术后第一天,在骨科康复团队指导下,老人开始进行肌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术后第三天,老人成功在助行器辅助下站立行走,久违的笑容重新绽放在脸上!
此例超高难度手术的成功,是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的典范:心血管内科术前优化心功能,为手术奠基;麻醉科制定并实施精准麻醉方案,术中严密护航;泌尿外科解决导尿难题,保障手术安全;骨二科高效、精准完成手术核心环节。多科攥指成拳,各展所长,为脆弱生命筑起坚实的防线。
面对老龄化社会日益增多的高龄、危重、复杂病例挑战,苍溪县人民医院表示将持续深化多学科协作(MDT)建设,不断精进技术、优化流程,以规范化、个体化、精准化的诊疗方案,为更多身处困境的高龄危重患者点燃希望之光,助力他们重享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