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骊歌起,杨柳依依时,又一群青年学子步出象牙塔,将面对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当“到基层去”的召唤回响耳畔,多少心灵深处却徘徊着踌躇与疑虑。有人忧心基层天地狭窄,难以施展才华;有人忧虑扎根偏远,远离时代浪潮;更有人担心默默耕耘,终被遗忘角落。然而,青年朋友们,请勇敢俯身,将根须深深扎进基层的土壤。那里,不仅蕴藏着青春的无限可能,更是生命价值得以真正舒展的丰沃之地。
俯身基层,绝非才华的埋没,而是人生真正的奠基。一些青年视基层为“下放”,担忧在“小地方”消磨了“大志向”。殊不知,没有丰沃的土壤滋养,再好的种子也难成栋梁之材。基层是社情民意的源头活水,是政策落地的神经末梢,是矛盾交织的复杂现场。这里绝非事业的终点,恰恰是淬炼本领、洞察国情的起点。正如那位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的大学生村官所言:“在基层,书本知识才真正‘活’了起来,每一步都踏在真实的土地上。”当青年将根须深植于基层的沃土,才能汲取最丰富的养分,支撑起日后参天的志向。
俯身基层,亦非青春的放逐,而是生命价值的淬炼与升华。有人视基层为“远离中心”的孤岛,担心在“平凡”中耗尽激情。然而,基层的“平凡”中,正孕育着最不平凡的价值。它提供了一片广阔天地,让青年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的壮阔洪流。从脱贫攻坚战场到乡村振兴一线,无数青年用汗水浇灌希望,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振。基层的磨砺,如烈火炼真金,锻造出坚韧的意志、务实的作风和深沉的家国情怀。这份淬炼,是任何“舒适圈”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
俯身基层,更非孤军奋战,而是融入时代大潮的共进。青年当有“自找苦吃”的觉悟,主动走向条件艰苦的基层一线。这并非号召盲目的牺牲,而是倡导一种清醒的选择—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洒汗水,在人民最关切的领域奉献智慧。新时代的“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政策,为青年奔赴基层搭建了广阔舞台。当无数青年个体如涓涓细流汇入基层的广袤山海,便共同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这份融入与共进,使个体的奋斗获得了深沉的时代回响。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当青春选择俯身向山海,将根须深植于基层的土壤,便是在最坚实的大地上书写最动人的诗篇。基层的山海,呼唤着青春的奔赴;青春的奔赴,也必将让基层的山海焕发新的生机。愿更多青年学子在人生的抉择时刻,勇敢选择这条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道路,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让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民族复兴的伟业交相辉映,共同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