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以来,宜宾市立足区域实际,聚焦地震、地质灾害、火灾等各类风险隐患,以“转移避险宣传普及+隐患排查+实战演练”为抓手,开展转移避险点群众宣传(试点)系列行动,通过基层联动、精准施策,将风险识别、转移避险、应急处置三类基本常识传递到千家万户,将防护措施落实到每个角落,全力筑牢转移避险点群众安全防护屏障。
基层宣传“零距离”,转移避险常识入人心



“大姐,要是真遇到地震,千万不要慌着跑,先躲在桌子底下护住头!”10月20日下午,三江新区宋家镇综合应急救援队走进红园村开展“敲门入户”宣传活动。队员们带着防震避险手册、应急物资储备指南等宣传资料,逐户敲响村民家门,面对面向群众讲解地震发生时如何快速找到安全三角区、震后如何开展自救互救等实用技能,同步普及转移避险、应急处置常识。
“家里需要准备哪些应急物品呀?”“手电筒、矿泉水、压缩饼干这些都得备点,放在方便拿的地方,关键时刻能救命!”在江安县广场宣传点,工作人员正结合转移避险成功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群众疑问,10月以来,江安县以“国际减灾日”为契机,围绕“防灾减灾救灾知识七进”,累计开展活动10次——进企业培训安全生产与转移避险技能,进社区讲解临灾处置经验,进家庭“一对一”普及警示教育案例,进公共场所展示抢险救灾先进事迹,让“防灾减灾,人人有责”理念深植转移避险点群众心中。
隐患排查“无死角”,筑牢转移避险安全屏障

“这片山坡土层比较松散,近期雨水多,要重点监测,要是发现裂缝变大,马上通知村民转移!”近日,珙县相关部门联合各乡镇,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结合辖区内山地多、隐患点分散的特点,排查人员创新采用“无人机航拍+实地踏勘”相结合的方式,先用无人机对山体裂缝、边坡变形等隐患进行初步扫描,再携带专业设备深入现场细致勘查,重点排查切坡建房威胁户、学校周边、集市等人口密集区域的风险隐患。
“这个警示牌有点歪了,要赶紧扶正,不然村民可能注意不到。”在排查过程中,工作组同步核查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宣传培训、避险演练开展情况,仔细检查警示标识是否清晰、应急避险转移路线是否畅通、避灾点物资是否充足。珙县将建立隐患点动态监测台账,安排专人定期巡查,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置、早控制、早预防,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这也是临灾处置经验的重要实践落地。
“敲门行动”全覆盖,转移避险能力稳提升

“李大哥,这是防灾减灾宣传册,里面写清了暴雨、火灾时的转移避险流程,还有之前抢险救灾先进事迹,您可得好好看!”连日来,南溪区组织党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开展防灾减灾“敲门行动”,逐户走进辖区各村(社区),将安全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

在社区,志愿者们不仅发放宣传资料,还现场演示灭火器使用方法、家庭火灾逃生技巧。“您看,拔下保险销,握住喷管对准火苗根部,按下压把就能灭火了。”志愿者手把手教居民操作灭火器。针对老年居民、独居家庭等特殊群体,志愿者们还耐心讲解燃气安全、用电安全等注意事项,提醒他们定期检查家中线路、阀门,排除安全隐患——这正是每月“安全小课堂”“急救培训”的基层延伸。
“通过‘敲门行动’,不仅让居民掌握了防灾减灾技能,还拉近了社区与群众的距离。”南溪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入户宣传,南溪街道还在各社区设置防灾减灾宣传专栏,张贴宣传海报,利用微信群、广播等平台推送应急避险知识,组织开展模拟火灾逃生演练。
“下一步,各区县将按计划在转移避险点设置宣传专栏,张贴转移避险案例海报,利用微信群推送应急知识,结合每季度“防灾坝坝会”组织模拟逃生演练。定时开展地质灾害逃生演练,组织群众参观实训基地,切实提升转移避险点群众应急处置与心理适应能力。”市防减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此次宜宾市转移避险点群众宣传(试点)工作,以各级各部门联动为支撑,全方位落实转移避险宣传与实践要求。既提升了群众风险识别、转移避险能力,更通过先进事迹宣传凝聚社会合力,为后续转移避险宣传工作全面推广、建设平安宜宾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