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工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近期,宜宾市通过专家诊断、专题培训、联合指导等系列举措,纵深推进工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夯实行业安全根基,为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专家下沉一线,为金属冶炼企业“把脉问诊”
“防火间距不足会直接影响应急疏散效率,一旦发生火情,后果不堪设想。”在宜宾市正威铸造公司生产车间内,省金属冶炼设计院专家指着车间与仓库的间距区域,向企业安全员严肃说明隐患风险。当天,为防范化解金属冶炼领域重大安全风险,专家组在市、县应急管理局、江安经开区管委会、县市场监管局的陪同下,对该企业开展安全设计诊断帮扶服务。
专家组摒弃“听汇报、看材料”的传统模式,直奔生产一线,沿着原料进场、熔炼铸造、成品出库的全流程,对生产线设备、安全防护装置进行系统性排查。“这个防爆阀的压力参数设置不符合最新行业标准,必须重新校准。”在熔炼车间,专家发现设备防爆措施存在漏洞,当即提出整改要求。同时,专家组还对企业安全设施设计文件进行深度审阅,从防火间距、防爆措施、应急通道设置等维度,全面评估设计的科学性与合规性。
“我们不仅要指出问题,更要让企业明白‘为什么错’‘该怎么改’。”专家组组长在会上强调。现场检查结束后,隐患排查反馈会议随即召开。会上,专家们逐一通报发现的12项隐患,结合《金属冶炼企业安全规程》等法规标准,详细解读问题成因,并提出“制定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与时限、整改后组织验收”的三步走建议。“专家的指导让我们找到了安全管理的‘盲区’,接下来我们会立即落实整改,绝不让隐患‘过夜’。”企业负责人表态道。
聚焦能力提升,为监管人员“充电赋能”
“重大事故隐患如何精准判定?事故高发领域排查有哪些关键要点?”近日,2025年度全市工贸行业安全监管人员能力提升培训会上,参会人员围绕实际工作难点踊跃提问。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深化工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开展此次培训,以视频会形式覆盖全市各县(区)应急管理局,145名监管人员及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参会。
“大家看这张图片,某企业的有限空间作业未设置警示标识,这就是典型的重大事故隐患。”授课专家结合真实案例,通过图文对比的方式,详细解读《工贸企业事故高发领域排查整治重点事项清单》和《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清单》。针对粉尘防爆、有限空间作业、涉氨制冷等事故高发领域,专家逐项梳理排查要点,现场演示“看记录、查现场、问人员”的排查方法。
“以前检查时总担心漏项,现在有了清晰的清单和方法,工作更有方向了。”一名县应急管理局监管人员在课间交流时说道。
部门联合发力,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安全服务
“车间照明亮度不足,会影响员工操作视线,增加设备误触风险,建议更换为防爆LED灯。”近日,在宜宾晶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兴文县应急管理局联合县经商科技局、县经开区管委会组成的指导服务组,正在向企业负责人反馈检查情况。为优化营商环境,践行“服务先行、安全第一”理念,此次“综合查一次”联合指导服务,通过多部门协同,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安全帮扶。
指导组坚持“指导不干扰、服务不缺位”原则,采取“资料审阅+现场勘查+交流问询”的方式,对企业设备安全、消防安全、危化品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体检”。“危化品存储必须专库专用,还要配备通风、防爆设施,你们目前的存储方式不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在危化品存放区,县经商科技局工作人员现场指出问题,并给出“划定独立存储区、安装智能监测设备”的具体建议。针对平台防坠措施不足、劳动防护用品佩戴不规范等问题,指导组也逐一提出整改方案。
“以前多个部门分开检查,我们要反复准备材料,现在‘一次检查、多部门联动’,不仅减少了干扰,还能得到全方位的指导。”企业安全负责人感慨道。指导组不仅帮助企业识别出8项安全隐患,还从管理制度完善、人员培训计划制定、应急预案优化等方面提供建设性意见,助力企业构建长效安全管理机制。
下一步,宜宾市将持续深化工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通过“专家诊断+监管提能+联合服务”的组合拳,不断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行业安全治理水平,为全市工贸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