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一则关于稀有血型求助的信息在“中希网(中国稀有血型互助平台)”引发关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白血病患者急需稀有血型输血,来自上海的施漾女士在得知消息后,原本计划直飞重庆处理个人事务的她,毅然改变原定前往重庆的行程,直接乘坐飞机第一时间奔赴宜宾,用自己的热血完成了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她的善举不仅为急需输血的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更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无私精神诠释了人间大爱。
施漾女士坦言,自己是在9年前怀孕时才发现自己是稀有血型的特殊人群,“整个孕期我都很紧张,怕出现溶血反应,幸好最后两个孩子也是平安出生,所以这之后我对稀有血型相关信息格外关注。”正是这段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稀有血型群体的不易,也坚定了她参与互助献血的信念。当在“中希网”上看到宜宾患者的求助信息后,她毫不犹豫地联系工作人员:“我的血型匹配,我可以去!”
抵达献血点后,施漾积极配合中心血站医护人员完成检测和采集,当鲜红的血液缓缓流入血袋,仿佛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起两地温情。“能帮到别人,这趟行程就值得,而且这也是我第一次献血,这种感觉挺奇妙的,有了这次的体验之后,在我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去帮助更多稀有血型患者。”施漾的言语朴实却充满力量。
据了解,稀有血型在汉族人群中仅占0.3%-0.4%,常面临“用血难”问题,他们就好比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只有我为人人,才能建立起人人为我的良好人际关系。今年以来,宜宾市中心血站已为全市医疗机构提供稀有血型2.79万毫升。这些珍贵的“熊猫”血液是61名稀有血型志愿者捐献出来的;血站体检医生袁翅表示:“施女士的善举不仅向社会传递了互助精神的正能量,更展现了当代公民的社会担当。我们呼吁更多人加入稀有血型志愿捐献者队伍,让这份‘生命备份’温暖更多家庭。”
从上海到宜宾,1600公里的距离,施漾用行动证明了“生命至上”的至高意义。她的选择并非偶然,而是一颗感恩之心的自然回响,当无数个“施漾”选择挺身而出,稀有血型不再意味着孤独与风险,而是一张用爱心编织的生命守护网。宜宾市中心血站站长胡可表示:“在无偿献血的公益长跑中,每一次挽袖都是对生命的致敬,每一滴热血都在书写‘命运与共’的篇章。愿这份善意持续流淌,唤醒更多爱的力量。”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