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水急,岷江暗涌。暮色漫过三江口,万里长江零公里地标处,驶现一道橙红轨迹,“老刘,左前方江面有漂浮物,标记位置!”这是宜宾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队员驾驶巡护艇执行每日例行安全巡护任务的一幕。通过开展常态化的江面巡查与隐患处置,该支队为市民的亲水活动构筑了安全屏障。
急流中的锋刃淬炼
合江门码头华灯初上,游人如织,这条串联冠英古街至白塔山的黄金水道,在短短一月里已见证5起生死托举,累计施救10人:7月14日,及时救起1名腿部抽筋群众;7月15日,安全转移被暗流卷离的4名中学生;8月2日,单日连续作战施救5人(1名游泳群众、2名划舟群众以及2名玩水上浮鸭群众)。
“7月15日那回最险,四个娃娃被暗流带走,喊救命的声音都带哭腔了。”参与救援的队员周小均和黄福尚回忆道,“我们当时刚巡到水幕电影附近,听见呼救立刻跑过去,跳下去的时候,水浪直接拍得人睁不开眼。”最终4人全部获救,从发现险情到安全转移仅用5分钟。
险情处置的迅捷高效,绝非偶然,植根于日复一日的战备训练与高强度的实战演练。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始终坚持“以训促练、以练为战、向战而行”的理念,聚焦实战需求,将每一次训练都视为实战预演,队伍常态化开展水域救援战备训练,“指战员需在模拟激流、险滩、暗夜等极限环境中,反复锤炼定位、搜救、拖带等硬核技能,确保体能、技术、心理素质全面过硬。”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战备训练室科长罗德介绍,队伍立足于“训练—演练—实战”于一体的战备体系,定期开展冲锋舟水流操控、活饵救援、翻舟自救等高难度专项科目,并针对辖区水域特点,反复推演制定了多套应急处置预案,将日常巡护的精密防控与关键时刻的雷霆救援熔铸一体,力求锻造一支水域救援专业尖兵。
岸水联防下的平凡坚守
“大爷,这边水深有漩涡,千万不能下去啊!”堤坝上,巡护队员正朝着水边的老人挥手,这样的劝离,他每天要重复几十遍。
没有炫目的科技,唯有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在同一条航道30个黄昏累计巡护300公里,于四百米江段一月内救回10条生命,还成功驱离危险亲水行为60人次,累计标记处置漂浮物、暗流点等隐患25余处、清理渔网、绳索、暗桩等隐患20余次。
“当前正值汛期叠加暑期,野泳、岸边踩水等亲水行为骤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队长曹光伟表示。入汛以来,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每日组织2艇9人穿越三江六岸12公里江段,同时采用定点值守等方式组建堤坝巡护小组,沿江边岸线巡逻,通过喊话、挥臂及防溺水科普宣传等方式确保三江六岸安全无死角。
被劝离的陈先生感慨:“要不是他们坚持喊话,我差点走进危险区!”截至目前,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已通过常态化岸水联防机制,构建起覆盖三江六岸重点区域的安全防控网络。在汛期与暑期叠加的关键时段,这支身着橙红救援服的队伍持续坚守巡护一线,以每日的精准防控、高效处置,为群众的亲水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