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乐山市2025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科融合视域下小学英语家国情怀浸润教育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会在井研县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井师附小”)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汇聚教育领域专家与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为课题研究精准导航。
出席本次开题论证会的领导与专家分别是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发改室主任王学涛、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理论教研员杨蕊、井研县教育科学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廖文金、井研县教育科学研究室副书记兼英语教研员王燕。井师附小党支部书记、校长余小平携课题组成员全程参与,现场氛围庄重而热烈,彰显出对教育科研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待。

活动伊始,井师附小廖艺媛老师带来研究课《Unit1 Let’s be friends.Start up》,以生动鲜活的课堂实践拉开课题论证会序幕。课堂伊始,廖老师通过“Where are you from?”的经典句型提问,引导学生从“ I’m from Jingyan.”逐步拓展到“ I’m from China”,并借助中国地图、国旗图片等教具,让学生在跟读、对话中自然说出“ I’m Chinese. I love China”。在“介绍家乡”环节,她特意加入本土特色元素——展示四川熊猫、乐山大佛、井研柑橘等图片,用英语简单介绍让孩子们在了解家乡文化中增强自豪感。整堂课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不仅完成了英语词汇、句型的教学目标,更让家国情怀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扎根,为后续课题讨论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样本。
随后,宋利辉老师围绕本节课展开课例分析,重点解读了“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设计。她指出,她指出,本节课的家国情怀浸润主要通过三个维度实现:一是“身份认同”维度,课堂中通过“我来自中国,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等主题表达,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认同感;二是“文化自信”维度,补充讲解“毽子的起源与推广”同时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理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意义,让学生在了解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展现了英语课堂与家国情怀教育的融合潜力。宋老师的分析细致入微,既有具体教学环节的拆解,也有育人理念的阐释,让在场者清晰看到英语课堂与家国情怀教育的融合逻辑。
紧接着,吴茜老师代表课题组作课题开题论证报告,从课题推出的背景意义、研究设计的框架思路、预期研究成效的目标设定以及参考文献的支撑依据四个方面进行全面阐述。在“课题推出背景”部分,她提到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重语言技能、轻文化育人”的问题,很多课堂仅关注单词、语法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而本课题正是为解决这一痛点而来;“研究设计”环节,她详细介绍了课题的研究目标——构建“学科融合视域下小学英语家国情怀浸润教育体系”,研究内容包括“家国情怀元素在英语教材中的挖掘”“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设计”“评价体系构建”等,研究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参考文献”部分,她列举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等多部文献,展现了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报告逻辑严谨,内容详实,清晰呈现了课题研究的整体规划,让在场专家与教师对课题的核心方向有了系统认知。
王珮老师则聚焦课题实施计划,从课题研究组织的人员分工、课题总体计划的阶段安排、课题实施阶段的具体任务三个维度进行细化说明,为课题落地提供了清晰的行动路径,展现出课题组扎实的研究准备。
梁丹老师进一步补充,从核心建议的优化方向、机制保障的具体措施等方面提出补充意见,强调要通过完善制度、整合资源,确保课题研究稳步推进,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筑牢保障防线。
专家质疑与论证环节成为本次会议的“思想碰撞点”,各位专家结合自身专业领域,既肯定课题价值,又提出建设性意见,为课题优化指明方向。
井研县教育科学研究室副书记、英语教研员王燕建议,课题开展需注重“课堂活动—课外实践—落地落实”的闭环设计,让家国情怀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井研县教育科学研究室党支部书记、主任廖文金则强调,课题研究要紧扣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与热点问题,通过课例分析、实践探索,真正解决一线教学难题,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
井研县教育科学研究室党支部书记、主任廖文金则强调,课题研究要紧扣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与热点问题,通过课例分析、实践探索,真正解决一线教学难题,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
乐山市教科所理论教研员杨蕊对课题给予高度评价,她用“两点感受”表达认可:一是课题组准备充分、思考深入,从课例设计到报告撰写均展现出专业素养;二是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独特,聚焦“学科融合”与“家国情怀”,具有鲜明的研究亮点与生成空间。同时,她也提出三个关键疑问,引发课题组深度思考:一是需明确“学科融合”与“跨学科融合”的界定;二是区分“融合教育”与“融合教学”的概念差异;三是进一步厘清课题核心概念,确保研究方向不偏离。
乐山市教科所发改室主任王学涛从专业角度提出优化建议,为课题研究“把脉定向”。他指出,课题研究首先要对核心概念进行清晰定义与解释,避免认知偏差;其次需进一步挖掘“家国情怀元素体系”,将其纳入研究内容,形成系统化的教育资源;此外,跨学科任务设计与多元教学方式的融合是关键,要通过丰富的教学实践,让家国情怀教育自然融入英语教学,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会议最后,井师附小党支部书记、校长余小平作表态发言。他首先对各位专家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强调学校将全力支持课题研究,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保障;同时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吸纳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以严谨的科研态度、扎实的教学实践,推动课题研究落地见效,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研究成果,为小学英语学科融合与家国情怀教育的发展贡献“井师附小力量”。
此次开题论证会的顺利召开,为《学科融合视域下小学英语家国情怀浸润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在课题组的不懈努力下,该课题将不断产出优质研究成果,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小学生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