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党建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官网】 > 自增地方频道 > 内江党建 > 跨界协同育新苗 融合赋能助成长——四川省刘育聪、傅洪成名师工作室开展联合研修暨送教送培活动

跨界协同育新苗 融合赋能助成长——四川省刘育聪、傅洪成名师工作室开展联合研修暨送教送培活动

发布日期:2025-07-17 18:49 来源:资中县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通迅员
点击量:

3-1.png

为发挥省级名师工作室辐射、带动作用,弘扬教育家精神,增强教师跨界融合的教研能力,提升民族地区语文、思政等学科育人水平,凝练家庭教育指导成果,7 月 14 日至 15 日,一场以“跨界协同开新境,融合育人促发展”为主题的四川省刘育聪、傅洪成名师工作室联合研修暨送教送培活动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向荣中学精彩呈现。由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指导、凉山州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四川省刘育聪、傅洪成名师工作室联合研修暨送教送培活动,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汇聚近 200 名线下参与者及众多线上成员,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开幕致辞凝共识 擘画教育新蓝图

开幕式上,喜德县向荣中学校长毛伍呷分享了“绝不落下一名学生” 的办学理念与“艺体 + 兴趣 + 质量”的特色模式,展现了学校在困境中突围的坚韧实践。喜德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柏贵荣将此次活动喻为“清泉注田”,期待破解当地家庭教育瓶颈,实现“头雁领头,群雁齐飞”的共进局面。

3-2.png

凉山州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宋刚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提出创新举措:推行“家长开放日”“家长督导日”,构建留守学生家庭教育指导课程,通过文化浸润挖掘地方特色,为教师专业成长指明方向。工作室领衔人刘育聪介绍了“四维进阶”结构化研修方案,涵盖主旨报告、主题沙龙、家长课堂等多元形式,承诺建立长期帮扶机制,让协同育人力量持续发力。

3-3.png

多维研修赋新能 跨界碰撞智慧火花

活动打破传统研修模式,打造立体化学习矩阵。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崔勇的《优秀教师的成长逻辑》专题讲座,以生动案例剖析教师成长关键路径;凉山州德育教研员熊斌分享家校共育实践经验,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价值;喜德瓦尔学校副校长苦乐华创新性提出 “艺体+非遗”家校共育新模式,用彝族传统舞蹈、民间手工艺架起亲子沟通桥梁。

3-4.png

主题沙龙中,傅洪成老师主持了主题沙龙《家校协同,融合互通,助力成长》,赵红霞、赵华群、宋玉龙、余自涛、陈晓英等五位教师围绕“跨界协同,融合育人”主题展开热烈研讨,他们分享了建立家长、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方法,创新地提出了语文、思政与家庭教育融合育人的方法,碰撞出跨界育人的思想火花。四堂家庭教育示范课各具特色:从自主意识培养到数理思维激发,从学习动力提升到亲子关系构建,为家长提供了科学育人的“金钥匙”。

3-5.png

深耕细作结硕果 协同育人谱新篇

分工作室研修环节,刘育聪名师工作室四位教师分别从家校社协同、学科融合、课程建设等角度分享实践经验,为彝区教育提供可复制的鲜活样本。圆桌论坛聚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向荣中学校长毛伍呷提出通过足球、搏击等特色项目助力学生成长的突围之道,家校代表共商育人良策。

傅洪成名师工作室则从《跨界融合:中职语文项目式教学变革之路》《中职语文、家庭教育跨界融合下的项目式教学实践探索》等方面分享了跨界融合下的项目式教学实践的策略、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效,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活动尾声,刘育聪作融合育人研究综述汇报,系统梳理成果并规划未来方向。参会人员参观学生书画与文创作品展,感受彝乡学子的艺术天赋与文化自信。工作室团队深入彝族家庭家访,将理论指导转化为个性化教育建议,让优质理念真正落地生根。

3-6.png

此次活动以协同为纽带、以实践为根基,不仅搭建起跨界教育交流桥梁,更将科学的科学育人理念深植彝乡沃土。从教养方式指引到协同机制探索,既回应了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现实困惑,更点亮了下一代成长新可能,为凉山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绘就了更深厚的底色。

(责任编辑:赵佳)

联系电话: 监督电话:13311535990 投稿邮箱 chinajcdj@sina.com 蜀ICP备2024088209号-1
中国基层党建网 | 关于我们 | 官方微博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中 国 基 层 党 建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