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教育强国的建设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中深刻阐述:“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一论述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清晰地揭示了教育强国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关键地位与重大意义。
教育强国是民族复兴的先导与支撑。回溯历史,教育始终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基。古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深刻强调教育对国家治理和人民教化的重要性;今有“科教兴国”战略,彰显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在当下,世界格局深刻变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教育作为培养人才、孕育创新的摇篮,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大的教育体系能够为国家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从而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之本,在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通过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国有许多学校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红色遗址等,让学生在实地体验中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另一方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强化核心素养培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避免“分数至上”,真正实现“五育并举”,让学生在知识学习、品德修养、身体素质、审美情趣和劳动实践等方面全面进步。还有一些学校积极开设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和体育社团,举办校园文化节、运动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教育强国建设,还需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作为科技和人才的源头活水,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学科专业布局。比如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大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建立相关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其科研成果在智能交通、医疗影像识别等实际应用场景中取得显著成效。
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政策;学校要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教师要弘扬教育家精神,潜心教书育人;家庭要树立正确教育观念,配合学校教育;社会各界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就一定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