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重庆市大足区海棠小学五楼学术报告厅内暖意融融,“成渝双城联动 共谱教育新章”主题活动在此举行。大足区与来自内江市实验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第四小学校、凤鸣小学的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以语文教研为纽带,以非遗文化为切入点,共商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大计。
勾勒教育协作蓝图
“海棠芬芳传千里,内渝携手育新苗。”海棠小学书记、校长以“美雅教育”为核心理念,借助教师发展工作室结业契机搭建交流平台,希望“打破地域壁垒,让优质教育资源在流动中焕发新活力。大足与内江地缘相近、文脉相连,期待两地以语文教学为切入点,在课程开发、教研创新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内江市实验小学校书记、校长则以“同饮沱江水,共话教育情”为主题,分享了内江在语文课堂改革中的实践经验。他表示,内江各校正探索“大单元教学”模式,期待与大足同仁共同破解“整本书阅读”及“跨学科融合”等教学难点,让双城教育协作从“单点互动”走向“系统联动”。
解码大足教育发展密码
大足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以历史脉络为引线,介绍了大足教育的发展现状。他提到,近年来大足区以“八校联盟”“集团化办学”为抓手,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此次与内江开展跨区域教研,正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重要举措。他强调,未来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建立两地教育协作长效机制,让“成渝教共体”成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教研之花绽放双城沃土
“美雅海棠”语文教师发展工作室成员代表分享成长故事,工作室导师指出,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引领方法” 通过情境化探究和问题链驱动,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心智成长的攀登阶梯——当孩子主动建构知识时,启蒙便发生了。工作室成员展示的观摩课《神奇的探险之旅》,以沉浸式情境设计让学生化身“探险队员”,将语文要素与科学知识巧妙融合,赢得两地教师的阵阵掌声。大足区教研员作专题讲座,指出教学一体化不是技术叠加,而是育人逻辑的重构。教师应从“评价裁判员 ”转型为“学习设计师”——用评价证据导航教学,让每一份量表、每一次追问都成为学生素养生长的阶梯。
传承非遗培育新生力量
内江市、大足区教共体“非遗传承文化交流”座谈活动在大足三小教育集团顺利举行。大足三小教育集团党委书记以“传承非遗文化,同筑教育桥梁”为主题,介绍非遗文化传承与教育方面的整体规划、特色项目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探索将非遗文化融入校园课程、社团活动,吸引了内江市、大足区众多教育工作者参与,共同为“国际文旅”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
内江市市中区凤鸣小学校长表示,大足区在非遗文化教育传承上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值得学习借鉴。大足万古片区督导办公室主任强调,此次活动是内渝教共体协作的重要实践,通过非遗文化这一纽带,加强了两地教育、文化的深度交流。
此次内江市、大足区教共体的两项活动,不仅为两地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双方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文化传承共促,推动两地教育事业迈向新台阶。
(责任编辑: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