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中,小学阶段是奠定学生成长根基的关键时期,而小学青年教师则是这一阶段教育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重要论述中常引用古语典故,为作风建设提供了深邃洞见与智慧源泉。小学青年教师深入体悟总书记用典中蕴含的作风建设之道,对于提升自身素养、履行教育使命、培育时代新人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定能以优良作风在教育征程中踏出坚实有力的奋进轨迹。
以 “一片冰心在玉壶” 之纯粹,铸忠诚向党的思想作风。“天下至德,莫大乎忠。” 忠诚于党是党员教师首要的政治品质。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 “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 “缺钙”,就会得 “软骨病”。小学青年教师若为党员,当以总书记话语为指引,将对党的忠诚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处细节。在课堂上,巧妙融入红色故事,如讲述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让学生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国爱党的种子;在校园活动组织中,积极开展 “童心向党” 主题绘画比赛,激发学生对党的热爱与崇敬之情。即便非党员教师,亦应秉持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坚守社会主义教育方向,传播正能量,抵制不良思想对学生的侵蚀,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以赤诚之心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以 “俯首甘为孺子牛” 之热忱,塑敬业爱生的工作作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的这句名言生动诠释了教育工作者的敬业与奉献精神。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于小学青年教师而言,学生就是我们的 “人民”。在教学工作中,精心备课,为了让一年级学生理解数字概念,制作精美的数字卡片,设计有趣的数字游戏,以生动方式开启学生的数学启蒙;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如小明在拼音学习上屡屡受挫,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耐心辅导,从声母韵母的发音到拼读技巧,一遍又一遍示范,直至小明掌握。在生活中,关心学生的点点滴滴,当学生小红因父母离异而情绪低落时,教师及时发现,给予温暖拥抱,耐心倾听倾诉,给予安慰与鼓励,用爱呵护学生的心灵,以敬业爱生的作风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之自觉,养终身学习的进取作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小学青年教师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总书记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加强学习。小学青年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如参加线上的教育心理学培训,深入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阅读教育名著,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从经典中汲取教育智慧;积极参与教学研讨活动,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探讨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何在科学课上激发学生的探索欲。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技能,让自己的教育之渠始终清澈,为学生带来源源不断的知识活水。
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之自律,守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教师的生活作风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总书记多次强调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小学青年教师在生活中要保持简朴,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不与他人攀比穿戴、消费。在与家长交往中,坚守廉洁底线,拒绝家长的礼品礼金,如面对家长为让孩子多受关照而送来的购物卡,坚决婉拒,向家长表明会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参与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以清正廉洁的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让廉洁之风吹拂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小学青年教师在作风建设的道路上,应紧握总书记用典传递的智慧之笔,精心勾勒思想、工作、学习、生活作风的美好篇章。以忠诚向党的思想、敬业爱生的工作态度、终身学习的进取精神、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在小学教育的沃土里辛勤耕耘,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让教育之花在优良作风的滋养下绚烂绽放,香满人间。
(责任编辑: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