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如同一剂强针,注入农村发展的脉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一《规定》的出台,紧密贴合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提出了明确且细致的要求。
一、《规定》出台,意义深远
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关键纽带,身处乡村治理的最前沿,承担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农民群众的重要职责。他们的履职状况,直接关乎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关乎着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规定》的颁布,为农村基层干部的行为立下了标杆,划出了底线,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农村基层干部权力运行、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
二、行为规范,全面细致
《规定》中的廉洁履行职责行为规范涵盖了在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发放、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在乡村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在乡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在村级组织选举时等多个方面,为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行为准则。
三、监督有力,执行到位
为确保《规定》能够切实落地生效,监督与管理机制必不可少。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即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这一程序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让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公开农村党务、村务、财务情况,主动接受村民监督。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加强基层监督信息化建设,结合实际建立或者运用信息化平台监督基层公权力等。利用信息化手段,能够提高监督效率,让违规行为无处藏身。县级党委应当按照规定加强对所辖乡镇、村党组织的巡察,实现县级党委一届任期内巡察全覆盖,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而对于违反《规定》的农村基层干部,有关党组织单位和纪检监察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根据其行为性质和情节轻重,依规依纪依法给予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系列严格的处罚措施,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让农村基层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的出台,为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提供了明确的指南。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应深刻领会《规定》精神,自觉遵守各项规定,以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赢得农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共同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让我们携手共进,在《规定》的护航下,开创农村发展的新局面,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责任编辑: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