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上午,隆昌市第一实验小学党支部带领10名党员教师、76名少先队员代表,赴响石烈士陵园开展“党建带队建”清明祭英烈红色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庄严的祭扫仪式、沉浸式研学实践,引导师生在缅怀革命先烈中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红旗漫卷寄忠魂
清晨的响石烈士陵园松柏肃立,晨风轻拂。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少先队员高举党旗、队旗迈步入场,鲜红的旗帜在纪念碑前交相辉映。党支部书记晏陈同志站在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纪念碑下,向师生动情讲述长眠于此的英烈故事:29岁的陈铁山在解放隆昌战役中,以血肉之躯堵住敌军碉堡枪眼;战地护士周秀兰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冒死转运伤员,用生命践行“救死扶伤”誓言。当听到周秀兰牺牲前仍紧握染血党费时,好多孩子的眼眶都湿润了。
誓言铿锵承遗志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党员教师与少先队员的誓言在陵园上空交织回响。76名少先队员齐诵《烈士墓前誓忠诚》,字字句句,激昂有力,表达了新时代少年继承先烈遗志,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决心。
文物无声诉初心
祭扫仪式后,师生走进烈士纪念馆开展研学。弹孔斑驳的行军水壶记录着陈铁山九闯火线补给战友的壮举,褪色的战地药箱内《救护手册》上"伤员高于一切"的批注力透纸背。当1948年地下党员化名册展开,12个"青松""启明"代号与玻璃柜中刻有"光明"二字的残损钢笔交相辉映,少先队员们轻触电子屏扫描文物,将历史细节存入云端档案库。
薪火相传启新程
活动尾声,大队辅导员向全体师生发出“红色火种”行动倡议:成立“铁山中队”“秀兰小队”,每月开展烈士故事社区宣讲;与陵园共建校外思政基地,培养“小小守护人”定期清扫英烈长眠之地;组织“写给先烈的一封信”征文,让红色信仰融入日常。
春阳洒在陵园的石阶上,队旗上的星星火炬与党徽的金色光芒融为一体。远处,76条红领巾随风扬起,如同一簇簇跃动的火苗,续写着永不褪色的信仰长卷。
(责任编辑: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