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县人社局锚定筑牢和谐劳动关系“安全网”目标,上下一心、攻坚克难,推动和谐劳动关系“春风行动”取得良好进展,进一步实现企业利益与职工权益“双维护”。
一、打好“提前量”,围绕“重点任务”夯基础
一是营造“法治环境”。加大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增强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编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暨政策解答宣传手册》《农民工维权手册》《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指南》等宣传资料10余类,通过“入园访企、定点联系、上门服务”等方式发放资料600余份,提供政策咨询100余次,大力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良好法治氛围。二是培育“和谐企业”。以打造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为抓手,着力培育“2+1”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先后7次实地走访调研建设运行情况,协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9个,指导企业划好“标准线”,规范协商调解流程,成功化解企业内部争议纠纷3起。三是建好“调解组织”。整合调解资源,签订《关于共同调解处理劳动人事争议的备忘录》,依托基层司法所、乡镇(街道)、工会组织等共同构建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实行“机构共建、人员共享、纠纷共处”的运行模式,建立完善乡镇(街道)、园区调解中心24个,企业调委会7个,调解处理劳动争议案件40余件,力争劳动纠纷就地解决不出基层。
二、打好“预防针”,紧盯“重点群体”防风险
一是“联动式”研判。联合县总工会、工商联、社保局、就业局等多部门,通过实地走访、填写问卷等方式,对县域内13家新就业形态企业及从业者进行调研,了解该群体在劳动保障政策方面的短板和需求,将收集的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形成了内容详实的调研报告并及时上报。二是“台账式”管理。梳理日常劳动纠纷案件分布情况,建立以制造业、建筑业等为重点,覆盖劳动争议多发群体的纠纷排查化解登记台账,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来电来访、日常检查等过程中注重搜集整理倾向性、苗头性、预警性矛盾纠纷,对了解掌握情况及时开展政策宣传和业务咨询。三是“预警式”调处。提前做好因企业拖欠工资、加班加点、停工停产引发的重点领域、重点群体的纠纷处置工作和个案的及时解决,将劳动争议化解于萌芽状态,降低企业风险。今年以来,通过预警排查劳资纠纷40余件,案前化解处理20余件,对维护和谐劳动关系,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打好“专项战”,锚定“重点环节”破难题
一是专业培训提能。开展劳资专管员培训,为在建工程项目培训劳资专管员120人次,全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高质量劳资专管员队伍。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能力建设,组织全县170余家用人单位劳动关系协调员参加培训,邀请专业骨干、机构名师等对劳动领域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内容进行授课,持续构建劳企双方关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二是专门检查促改。联合市监局等部门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检查劳务派遣机构等用人单位12户;联合妇联等部门开展女职工劳动保障权益专项执法检查企业19户,涉及女职工840人,联合县总工会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指导和专项集体合同进行审查,有力推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落地见效。三是专项行动护航。通过“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复核处理”一条链行动举措,将欠薪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检查用人单位15家,解决25人欠薪问题13万余元,今年已为1300余名劳动者追回资金2000余万元,切实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责任编辑:林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