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党建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官网】 > 地市频道 > 达州党建 > 学党史 观世界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学党史 观世界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发布日期:2021-04-21 07:25 来源:大竹县审计局 作者:阳海鸥
点击量:

道路问题是关乎党的命脉、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这一论述为我们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审视、理解并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提供了基本遵循。坚定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上下求索,道路自信源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的历史进程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1840年,英国侵略者在鸦片战争中用洋枪大炮击碎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迷梦。之后,封建统治日益腐化衰败、西方列强大肆入侵,中国迅速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已是积贫积弱之国,随时都有亡国亡族的危险。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但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无论是实施实业救国、改良主义,还是推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都无法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历史与时代呼唤着新的理论武器与社会力量引领中国赢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彼时的中国各种思潮竞相涌现,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与马克思主义同台共竞。十月革命的胜利,吸引人们将目光与期望投向马克思主义,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而没有同中华传统文化互相排斥,除了其本身的科学性以外,也源于二者在革命精神、社会理想、价值观念、目标追求上的高度契合。这使得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成功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坚定的理论自觉与文化自信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面对“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论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中国国情、中国文化结合起来,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真正站了起来。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面对“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严峻形势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冲击,提出“两个文明”建设论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人民的前进方向,成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志,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跨越。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改革的深水区和发展的关键期的严峻挑战,坚定提出了“四个自信”。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七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100年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实现中化民族伟大复兴。

二、辨别真伪,道路自信基于同其他国家发展历程的鲜明对比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即: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原因,一切事物都可以找到其存在的理由。鲁迅先生在谈到文化时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上本不存在适合所有国家、所有民族以及所有发展阶段的一成不变的制度。放眼当今世界,各种治理体系纷繁复杂,共和制、议会制、联邦制、总统制、君主制、君主立宪制、政教合一制等等,不一而足。因此只有符合本国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以及现阶段国情的实际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

一些西方学者和政客不去反思自己治理体系方面的问题,而是极力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不只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而是西方逢中必反的问题。

为什么西方学者和政客要逢中必反呢?一是德国威廉二世的“黄祸论”,白人至上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排华法案》等),二是心理失衡。当近些年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民族自信心加速上升。中国名片、中国符号、中国制度、中国标准、中国规则等等具有鲜明中国元素的东西越来越多了。西方开始失衡了,当他们的垄断模式、吸血模式等进行不下去了,他们开始焦虑,心态也随之失衡。他们像怨妇一样抱怨中国、抵制中国、抹黑中国。三是竭力遏制中国崛起,维护单极世界。在意识形态领域,挑起信息与舆论战,炮制“中国威胁论”; 在政治领域,在亚洲建立盟友体系,对华施行军事上的包围、制衡;在经济领域,主动对华挑起贸易争端,实施科技出口“禁运”。籍此,我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面对西方强权政治的压力,与不少国家表现出的卑躬屈膝、仰人鼻息相比,我们可以自信地向美帝宣告:“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杨洁篪),“中国号”巨轮正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破浪前行,驶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彼岸。

我们幸运生活在这个新的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为邪路所惑、不为老路所蔽,团结一心、直面困难,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三、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十几亿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力量才行。中国共产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最积极的引领者、最忠实的践行者、最可靠的维护者。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了崇高威望和强大战斗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有效地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才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举旗定向、砥砺前行,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依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改革中,必须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必须保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变。同时改革又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是党自己发动的,也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所以,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自觉地防止来自“左”的和 的错误倾向的干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才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和保持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条件,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无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邓小平同志强调:“共产党的领导,这个丢不得,一丢就是动乱局面,或者不稳定状态。一旦不稳定甚至动乱,什么建设也搞不成。”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不仅现代化实现不了,而且必然陷入混乱。这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历程得出的结论,也是分析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了巨大的理论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这些优势是中国共产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领导核心的根本原因,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依据。为此,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陈睿)

联系电话: 监督电话:13311535990 投稿邮箱 chinajcdj@sina.com 蜀ICP备2024088209号-1
中国基层党建网 | 关于我们 | 官方微博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中 国 基 层 党 建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