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小组合作 深拓课堂新程——我校召开6月任课教师工作会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汲取先进经验,赋能教师成长,2025年6月6日,我校组织召开了6月全体任课教师工作会。会议将核心聚焦外出如皋初中学习成果的深度转化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化推进。会上,多位教师代表将所见、所思、所得倾囊相授,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思想与智慧的盛宴,也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
PART.01
如皋实践启思 课堂细节赋能
陆敏老师首先分享了赴如皋初中学习的所见所感。她着重介绍了如皋初中在课堂组织管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及校园文化浸润方面的卓越实践。陆老师特别指出,对方学校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运作模式令人印象深刻——学生分工明确、讨论深入、展示自信,教师点拨精准到位。这些生动的课堂细节,为我校如何进一步优化小组合作流程、提升合作实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她呼吁老师们关注课堂细微处,将学习所得融入日常教学实践。
PART.02
AI深度赋能,精准助力教与学
李希老师以“AI赋能教学,智启精准育人”为题,重点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DeepSeek工具)在分析学生学情、提升教学精准度方面的强大应用。她详细解读了DeepSeek如何助力:
精准学情分析: 快速识别学生在知识点掌握上的共性与个性薄弱点,为分层教学提供数据支撑。
高效成绩追踪: 多维度分析整体及成员成绩变化趋势,助力教师评估合作学习效果,及时调整策略。
智能备课支持: 基于学情数据,智能推荐适配不同层次的学习资源和活动设计,优化教学设计,让备课更聚焦、更高效。
李老师强调,AI是教师的得力助手,能有效解放教师于繁复的数据处理,使其更专注于小组合作的组织引导、个性化辅导及课堂生态的营造。
PART.03
于细微处深耕,于无声处超越
张宝图副校长以“于细微处见知著,于无声处听惊雷”为引,从“所学、所悟、所做”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刻分享。他强调,如皋之行的最大启示在于教育者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与深耕细作的匠心。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往往蕴藏于小组互动的一个眼神、一次有效质疑、一份合作成果这样的“细微处”;学校蓬勃的生命力,常体现在井然有序的自主管理、润物无声的文化氛围这些“无声处”。张校长号召全体教师,将学习感悟内化为行动自觉,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小组任务、细致观察合作过程、敏锐捕捉生成资源,于平凡的教学日常中追求卓越,实现超越。
PART.04
破局立新勇担当,精研合作建生态
陈兵校长以高瞻远瞩的视野,用“破局、迭代、替代、立新”为关键词,深刻剖析了学校发展现状与未来路径,并将深化小组合作学习置于改革的核心位置。
破局: 勇于打破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桎梏,破除对固有教学路径的依赖,坚定推进以学生为中心、以合作为载体的课堂变革。
迭代: 要求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持续更新升级,不断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从形式到内涵进行深度迭代。
替代: 积极拥抱新技术(如AI)、新理念,探索用更高效、更科学的方法替代低效环节,赋能小组学习,提升课堂效能。
立新: 最终目标是“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时代“生态课堂”。陈校长明确指出,精研、深化、做实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构建互动共生、充满活力生态课堂的“关键抓手”和“核心引擎”。他勉励全体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积极实践,在“精研小组合作”上下苦功、求实效,共同开拓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新征程。
本次任课教师工作会,既是一次如皋先进经验的学习成果转化会,更是一次聚焦核心、深化改革、凝聚共识的动员部署会。至佳教师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将学习所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聚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深度研究与实践创新,勇于探索,敢于突破,携手共建互动高效、生机盎然的新时代生态课堂,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式提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