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党徽,在讲台与初心之间闪耀;
一缕晨曦,在课本与目光之间流淌;
一份担当,在岁月与坚守之间沉淀。
有这样一些身影,
把智慧,播成漫山野的星光;
把信仰,站成最挺拔的脊梁;
把热爱,酿成满天下的芬芳。
愿以熹微灯火 点燃滚烫星河
【阳雨芩】
阳雨芩,女,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2009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四川省宜宾市第八中学校语文教师、德育处副主任。从教 16 载,先后荣获“区骨干教师”“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区首届骨干班主任”“区先进个人”“区优秀家长”“县优秀班主任”“市优秀指导教师”“市优秀阅卷教师”等称号;所带班级被评为“翠屏区优秀班集体”。
一、以德为桨:
敬业深耕,照亮学生成长之路
“作为党员教师,讲台不仅是传授知识的阵地,更是播种信仰的土壤。”阳雨芩始终认为,语文课本里的红色经典是滋养学生品格的“精神富矿”,而党员教师更要当好“挖矿人”和“传火者”。
从精心钻研教材,设计贴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到用鼓励的眼神、温暖的微笑点燃学生探索知识的激情;从传授知识,夯实基础,到挖掘语文育人功能,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品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她始终将责任心化为点滴行动,像灯塔照亮学生前行,守护他们逐梦远航。
阳老师认为,“文学经典的意义就在于穿越时空,给予当代人心灵的启迪。文学作品中塑造的正面人物形象和他们的道德抉择,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所以一定要多让学生阅读和感悟。”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在阳老师的教导下,同学们在语文学科中寻找到了乐趣,提升了语文素养。
二、以爱为帆:
倾心呵护,温暖学子成长岁月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阳雨芩用爱赋予这句话最生动的注解。她用师者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关爱融入日常点滴:开学季,她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成长手账”;新年时,她带领全班同学设计给自己、给他人的“新年贺卡”,笑容在每张脸上绽放;节日里,她把鲜花别在同学们胸前,告诉他们:“你们,就是最珍贵的礼物”;她创设“生生1+1结对”激励机制,让“我”变成“我们”,让“竞争”生长出“互助”。
她深知言传身教的力量,秉持“律人者先律己”原则,以忘我态度、钻研精神引领学生。她愿做那个牵着蜗牛散步的人,放缓脚步,倾心陪伴孩子成长。
三、以专为光:
精研覃思,照亮师生成长征程
“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她常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只有自己不断进步,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前沿的知识源泉。”她积极投身于各类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主持《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等项目研修,将每一次的培训、研讨都视为提升自我的契机。
她凭借扎实功底和创新思维,在各级教学比赛中屡获殊荣,将新理念、新方法融入实践,为学生开启语文知识宝库大门。同时,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遗余力帮扶青年教师,助力她们在省、市级竞赛中崭露头角,为学校师资建设添砖加瓦,为语文教育事业注入活力。
“再渺小的星也能发光发热,再微弱的光也能汇聚璀璨星河。”16 年来,阳雨芩始终以党员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讲台前,她是传递知识的“领路人”;校园里,她是守护成长的“暖心人”;团队中,她是领航前行的“排头兵”。她说:“我愿做教育路上的‘红烛’——以党员初心为不灭之芯,以爱与专业为炽热之焰,在期待与坚守中,照亮孩子们独一无二的逐梦路。”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