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才能有备无患。为做好防震减灾救灾有关工作,宜宾市立足于“防大震、抗大灾、救大险”的要求,未雨绸缪,积极做好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应急准备工作。
强基础,提升防范能力
每逢傍晚,吃过晚饭的人们会在长江公园应急避难场所优哉游哉地散步。“我家就在附近,平时我们没事都喜欢在这儿耍、消食,公园这边新装了应急水源、电源,设置了安置区,如果地震来了,大家都晓得往这儿跑”,一位正在该处遛弯的大爷告诉笔者。
为加强“防大震”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升防范能力,宜宾市将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等相衔接,统筹考虑人口数量、建筑密度、地震设防标准等因素,同时兼顾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等功能,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馆)、会展中心、人民防空工程,合理规划布局,于今年在全市新建应急避险场所71处;同时,不断建立完善地震监测网络体系,在学校、重点医院、重点乡镇等重要密集场所安装了527套地震预警信息终端系统,为重点人员密集场所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
抓演练,提升救援能力
12月1日,长宁县2023年地震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在老翁中心小学展开。
演练模拟老翁镇发生3.5级地震,地震波影响到老翁中心小学,造成不同程度地震灾害。“‘地震了’,大家保护好头部,就近在课桌下躲好……”演练中,随着警报声响起,全体人员立即进入紧急避险状态,学校老师们立即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钻到课桌下就近避险,待第一次警报后立即组织学生们从各教学楼迅速有序撤离教室。与此同时,各部门协同开展的抢险救援、震情报告、应急指挥、治安及交通管制、医疗救护、次生灾害防范等科目演练也同步展开。
据统计,截止目前,宜宾市级、重点县级、乡镇共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130余次。
拍电影,提升防护意识
12月8日,电影《地震预警护万家》在叙州区赵场街道溢香社区缇香湾小区内放映,吸引了众多群众观看。
这是宜宾出品的首部防震减灾类科教电影。该片以地震预警为题材,通过学校和家庭两个场景,采用“剧情+模拟+场景+图文”的方式,讲述了当地震发生后收到预警信息该如何科学应对,旨在传递正确的应对方式和避险举措,教导受众掌握自救、互救的应对方法。
“之前都是在短视频上获取一些碎片化的地震自救知识,今天这部影片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既有故事情节、又有干货内容,我觉得非常新颖”,居民李大姐说道。
据悉,该片自上映以来,已在全市放映100余场次。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