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渊源久远,传承至今璀璨不朽。相传从伏羲观天察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演乾坤大道,留天地之象开始。到仓颉始创文字,到先秦时期文化学派的百家争鸣,再到汉唐时期乐府、诗歌、书法等文化更是登峰造极,经过漫长的岁月长河,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延绵不绝,特别是到现在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中华文明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的舞台。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因此我们广大青年干部更要挖掘中华文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内生动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是铭刻在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文化自信。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开放性、包容性,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未来中华民族将走向何方,这关乎我们每个人怎么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只有学习好、利用好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让我们的文化自信焕发出崭新的活力,去充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文化强国绝不是空话,“观古思今当知进退,读书养志可识春秋。”今天,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然要将文化自信作为最基本的自信,将文化支撑作为厚积薄发的底气,不断创新,锻造属于自己的文化价值理念与精神文明图景。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创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