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习近平同志一到福建省宁德市赴任,就深入到基层,倾听人民心声,考察地方实情,以调研开路,用实干开局,“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由此逐步建立起来。35年来,“四下基层”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四下基层”制度,牢记初心使命,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谋幸福。
自觉“四下基层”,践行群众路线。党员干部需要明白“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事事件件以群众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做为最重要的的工作思维,要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群众是否在心间的重要标准。
自觉“四下基层”,坚持实事求是。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必须实实在在的了解当地情况,才能更好的为群众服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四下基层”便是党员干部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四下基层”,可以实实在在的了解群众实际生活,掌握当地实际情况。党员干部想要办好实事,做好工作,必须要“四下基层”,和群众说实话、讲实理,与人民面对面、心连心。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人民才会把你高高举起。把心贴近人民,人民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心上。
自觉“四下基层”,勇于敢干实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因此,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把心贴近人民”的思想,要有“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的作为,要做到在工作中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员干部要以基层工作经验出发,把重任扛在肩,用实招、出实效,尽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重点难点问题,时时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牢记下基层,为人民。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