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大宣传获取支持。跟踪审计工作开展投入高,需要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主动学习和了解跟踪审计知识,明确跟踪审计开展的重要性,将审计经费列入预算,宣传跟踪审计的理念和制度法规,及时将跟踪审计进度和成果反馈给各级领导,以便得到及时的支持,为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科学合理组织实施。避免以前项目“一跟到底”将审计机关当作建设单位过控单位的混淆职责做法,根据政府投资审计“三个转变”相关要求,对重大项目采取分阶段跟踪审计或专项审计方式进行,根据各项目项目特点、建设阶段、审计目标(党委政府不同阶段的要求)和审计资源等选择合理的审计实施方式,采取分阶段、定期或不定期等形式开展。
三是注重调研有的放矢。强化研究型审计工作,牢固树立发展、法治、改革、绩效、绿色现代化投资审计理念,灵活协调审计业务,根据党委政府、上级审计机关或行业主管部门对项目某阶段提出的具体要求确定审计重点内容,对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建设资金管理使用、征地拆迁、招标采购、质量安全与进度管理、生态环境保护、预算执行和投资绩效等情况,有主次、有取舍地进行审计监督,揭示项目建设管理中出现的建设进度、质量、安全、投资、绩效等薄弱环节和严重问题,深入研究审计中的疑点难点问题,积极探讨问题的表现及实质。
四是整合资源提升能力。一方面持续提升审计人员专业能力,通过加强政治锤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努力打造高素质现代化专业化的投资审计队伍,必要时聘请勘察、设计、测绘、监理、造价、财务等相关专业公司或人员参与协助审计;另一方面大胆探索采用实景三维无人机航测建模等新技术新思路,融合现代工程技术、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创新审计方法,推进审计工作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规范化。
五是追踪整改促进规范。持续对审计整改情况的跟踪督促,建立被审计对象跟踪机制,重点关注审计整改持续落实、建章立制实际成效等情况,确保审计整改的制度化、常态化;督促重点项目建设单位及参建单位限期整改,并反馈整改情况,做到“边建设、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提升审计问题整改质效,助力项目规范、顺利推进。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