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红色资源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红色资源是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鲜活教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党员干部做官、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有效运用红色资源,党员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处理好“予”和“取”的关系,才能做到清廉公正、公事公办,为人民做实事、谋利益,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主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党员干部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如何行使权力,是关系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关键。要运用好红色资源进行党性教育,将红色资源融入到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中去,树立正确权力观,“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这是身为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党内营造风清气正氛围的价值标准,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做到对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忠于职守、合理用权。
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是生活的“总开关”,它决定了人生的基本走向,尤其是党员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适应当下新形势的发展,更好地履行党章要求,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在开展党课教育的过程中 厚植红色资源中红色英雄事迹、红色革命精神等红色思想,深化党员干部对主动树立正确的理想观、道德观、职业观和处事观的意识,强化党员干部自身人生观,为此党员干部需要不断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和党性修养,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党性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自身优良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感染人、教育人、影响人。
主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结合红廉实例,提高思想教育吸引力,增强思想教育感染 力,身为党员干部应该主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作出表率,充分展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杜绝自私和贪婪并时刻警醒自己做到不贪权、不贪钱、不贪色,尽力服务社会和他人。党员干部只有主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更好地为国家、为人民服务,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公正廉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务实清廉。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