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是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成为选调生回到农村,到基层建功立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选调生不仅给乡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能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更多新思路、新办法。
当好政策方针的“理论宣讲员”。选调生相比乡村基层干部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要以自己坚定的理论信仰、扎实的理论水平来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要做好党中央政策文件解读宣讲的“领头羊”,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引导基层群众理解国家政策。另外,选调生也可以提升乡村基层干部的政策理解力。乡村基层干部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偏低、理论知识和现代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而选调生受教育程度高,对新的理论政策学习和理解能力强,把握得也相对精准,要主动帮助乡村基层干部正确理解党中央的理论政策和文件精神。
当好产业振兴的“技术指导员”。选调生都是高校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在产业振兴过程中,要主动将自己的专业变为产业振兴的外源动力,以带动产业发展,尤其是农林、理工专业学生。选调生对乡村产业还要发挥自己的专业领域优势,要主动依托毕业高校的专家学者团队等人才优势,开展田间技术指导、科技示范和新技术成果示范推广等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选调生要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来推动农民自身技能的提升,激发农民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当好干事创业的“司号冲锋员”。乡村振兴要有一支扎根基层、务实创新、结构合理的基层干部队伍。作为刚毕业的高校大学生,选调生为乡村注入了新鲜血液,有着思想解放、创新意识强、敢闯敢拼的鲜明特征。相比之下,基层干部由于工作时间长,缺乏创新拼搏的勇气,更多以求稳为主,同时,基层干部队伍年龄较为偏大,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基层干事创业的活力不足。选调生在乡村基层要用实际行动和青春热血来影响周围的基层干部,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让基层干部“活起来”,提振乡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改善基层工作氛围。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