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体现了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深刻认识,强调了人民群众在推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才能够持续推动现代化进程向前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业,更是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表明了党的深刻认识,即:现代化进程必须以人民为中心,紧密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将人民置于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领导与基层群众的“连心桥”。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四下基层”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架起了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这种基层工作的优良作风使得党能够更好地团结带领群众干事创业,形成了澎湃的力量。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强调和加强,通过充分发挥党的群众组织力,将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从而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党的领导和人民力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党作为领导核心,能够提供坚强的指导和组织,带领人民群众不断迈向现代化的新征程。而人民群众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让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现代化建设中来,才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每个人都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推动者。党的领导要通过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激励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从而全面释放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潜力。
党的领导与基层群众的互动,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和互补的关系,使现代化进程更加顺利和高效。只有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