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硕果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学校学子再次载誉而归。2025年9月19日至21日,宜宾市李庄中学校高三年级学生唐健、张昊、朱籼芋、邹承佚,在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邹昌平,同济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第20届李庄分团)成员赵静的带领下,前往上海参加第十四届同济大学全国中学生结构设计大赛。

本次大赛由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本科生院和同济大学本科生院招生办公室共同支持,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承办,共有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54支代表队参加。
学校代表队凭借卓越的创新思维、扎实的科学素养和精诚无间的团队协作,再创佳绩,荣获三等奖,突破了历史最好成绩!此项成绩不仅是对参赛学生学术与实践能力的肯定,亦是学校在创新教育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自赛题公布之日起,学校指导老师便带领四位参赛同学迅速组建团队,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备赛征程中,逐步了解比赛赛制、材料要求与赛题内容,根据题目设计了相应的结构模型,搭建框架,并成功承受9kg的静荷载。

奔赴同济
9月18日,当梦想照进现实,同学们带着对比赛的热情和对大学的憧憬,踏上了前往同济大学的征途。
到达同济大学后,具有双重身份的赵静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同济大学校园。在切身感受同济浓厚的学术氛围与优美的校园环境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观收获颇丰,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与期待。

9月19日下午,四位同学前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报到,并参加比赛开幕式,在开幕式上,同学们认真聆听了赛题讲解,针对搭建结构相关问题进行了现场询问。

竞赛之际
9月19日晚,比赛正式拉开帷幕,四位同学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模型制作中。精确测量、切割材料、设计组装,在他们的通力合作下,模型逐渐从蓝图变为现实。

历经12个小时,模型制作完成,四位同学亲自将其安装到振动台上。随着质量块的放置与模拟地震作用的加载,对模型的考验也逐渐增加。在试验过程中,结构整体保持非常好的稳定性,成功通过了第一轮模拟地震加载。

在闭幕式上,本次大赛出题人、组委会成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王浩祺教授发表讲话,特别表扬了本次大赛中学校模型采用的编木式拱桥设计,并鼓励我们再接再厉,向更好的目标奋进!

此次大赛不仅是一场竞技,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与成长之旅。四位同学不仅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更通过亲身感受大学校园的学术氛围与生活节奏,拓宽视野、触动心灵。同济的每一处风景、每一次交流,都悄然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向往,这必将转化为他们高三复习阶段最坚定的目标与最强劲的动力。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