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月圆时,金满桂枝共婵娟。中秋佳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沉淀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文江镇中心小学校开展了“月满中秋 情满校园”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溯中秋之源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自古便有赏月、吃月饼、玩花灯等民俗……”老师们通过主题班会课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中秋节的起源、风俗习惯等内容,大大加深了同学们对中秋节的传统节日认识和了解,让同学们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品中秋之味
金黄饱满的月饼,汁多味甜的水果,形形色色的美食。孩子们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制作月饼或中秋节的时令美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劳动不易,在品尝美食中,分享中秋佳节到来的喜悦心情。
诵中秋之情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思团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经典诗文,一句句情深意浓的赞颂,和中秋有关的事总是能引起人的共鸣,一、二年级的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声音诵读诗文、感悟经典,寄托对中秋节深深的情意。
制中秋之思
四年级的孩子们结合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等,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了一个个关于中秋的手工作品,庆祝中秋佳节的到来。
绘中秋之美
中秋佳节象征着团圆和吉祥。五年级的孩子们以“我眼中的中秋节”为主题,用画笔描绘了家中团聚的场景或家乡节日的画面,为这个传统节日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展现了中秋节的温馨与欢乐。
书中秋之事
月满中秋,情溢笔端。六年级的孩子们以中秋节为背景,通过文字的力量,表达对家人、朋友及祖国的深情厚谊。
此次中秋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了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体会到了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的精神、价值与能量。中华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全体文小学子将不断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赓续传统中走向未来。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