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宜宾军分区政委闫川平率调研组赴李庄中学,实地调研2025年秋季学生军训工作开展情况,并召开军地联席座谈会。军分区战备建设处参谋张一鸣、市教育体育局素质教育科副科长李天平、翠屏区人武部政委干代武及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谢明超等陪同调研,李庄中学党委书记杨登林、校长陈俊林、副校长王廷兵参加会议。

实地走访察实情 聚焦细节促提升
调研组一行首先深入军训现场,观摩学生队列训练、战术动作演示及国防教育课程实施情况。闫川平详细询问训练计划、师资配备及安全和后勤保障措施,并与学生亲切交流,鼓励大家以军人的标准锤炼意志,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学习动力。他强调,军训要突出实战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他勉励全体参训学生:“以军训为起点,把吃苦精神转化为学习动力,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军地联动聚合力 共商育人新路径
座谈会上,陈俊林汇报了近年来军训工作进展。他介绍,学校以“五育融合”为理念,将军训与国防教育、应急演练、红色文化传承相结合,通过“军体拳展演”“战地救护实操”等特色课程,实现“强体魄”与“铸精神”双提升。

谢明超表示,全区军训工作坚持“军地协同、科学施训”原则,已构建“教体部门统筹协调、人武部门主责训练、学校具体组织实施”的三级联动机制。区教育体育局将进一步优化军地师资协同机制,确保训练科学规范。

干代武在座谈会上表示,翠屏区人武部作为军训工作直接实施者,以“铸魂育人、强军砺志”为目标,今年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严选教官队伍,通过“资格审核+培训考核”闭环管理确保素质过硬;创新训练模式,设计“分层次、模块化”课程,融入趣味竞赛提升参与度;筑牢安全防线,联合多部门建立“训前筛查、训中监护、训后反馈”机制,专业医疗全程保障。下一步将挖掘李庄抗战文化等本土资源,打造“行走的国防课堂”,助力军训成为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的“人生第一课”。

李天平建议军训工作需严把“三个关口”:一是严把教官资质关,建立“部队推荐+教体审核+岗前培训”认证体系,确保教官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双过硬;二是严把训练科学关,根据学生体质差异动态调整训练强度,配套心理健康筛查与疏导机制,做到张弛有度;三是严把成果转化关,通过制定《军训行为规范手册》、开展“国防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将军训中培养的纪律意识、团队精神融入日常学习生活,推动国防教育从“阶段性活动”向“终身性素养”转变。

闫川平作指示:打造新时代国防教育标杆
闫川平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李庄中学及翠屏区军训工作成效,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将军训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厚植学生爱国情怀;二是深化军地协作,完善“部队主训、学校组织、教体督导”联动机制,提升训练专业化水平;三是创新教育形式,结合李庄红色资源,开发“沉浸式”“场景化”国防教育课程,擦亮区域特色品牌。

此次调研为军地双方深化合作、优化军训模式提供了重要指引。杨登林表示,将认真落实指示精神,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国防教育,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