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叮嘱:“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党员干部要以钉钉子精神为指引,抓好改革落实,确保改革措施精准落地,推动时代巨轮滚滚向前。
精准定位,确保改革有的放矢。改革之路,贵在精准。“要防止空喊改革口号,防止简单转发照搬中央文件,防止机械式督察检查考核。”正如钉钉子前需精准选定位置,党员干部在推进改革时,也必须首先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精准识别问题所在,尊重人民群众创造,积极地试、大胆地闯,科学制定改革方案,唯有精准定位,才能确保改革之“钉”不偏不倚,直击改革要害。
持续发力,促进改革深入实践。钉钉子,非朝夕之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用力,方能钉得牢固。改革亦是如此,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拖延也不能抢跑,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我们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确保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到实处。持续发力,让改革之树在实践的沃土中深深扎根,茁壮成为参天大树。
注重实效,检验改革成果成色。钉钉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稳固结构,同样,改革的成效也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党员干部在推进改革时,必须树立结果导向,注重改革实效。可以通过定期评估、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改革进展和存在问题,并据此调整优化改革措施。以实效为检验标准的做法,确保了改革措施能够真正惠及民生,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回望来路,无数党员干部凭借钉钉子般的坚韧,一锤接一锤,破冰前行,推动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展望未来,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当坚定信念,保持定力,持续发扬钉钉子精神,将改革之钉深深钉入时代脉搏,确保改革的红利惠及每一位人民群众。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