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隐患排查整治,筑牢风险防控“堤坝”。组织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及各村力量,对辖区内水池、山塘、河道、地质灾害隐患点、切坡建房点、低洼易涝区、在建工程、交通干线、电力设施等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排查人员36人次,排查重点部位10处。对排查出的各类风险隐患,逐一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和时限清单,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二是强化应急准备保障,提升抢险救援“战力”。修订完善乡、村两级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原则,全面清点、及时补充防汛抢险物资。目前,乡级储备库已储备救生衣30件、救生圈30个、应急照明设备20套、发电机3台、矿泉水180件、方便面120桶。整合乡级应急队伍、基干民兵、村干部及志愿者,组建了2支共计30人的防汛抢险应急队伍,加强与专业救援力量的联动机制。
三是强化监测预警响应,畅通信息传递“脉络”。密切关注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发布的预警预报信息,及时掌握雨情、水情、险情动态。充分利用工作群、村广播、电话、铜锣等多种手段,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村、到户、到人。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政令畅达。各村社干部和监测员确保在岗在位,一旦发生险情灾情,迅速报告、果断处置,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今年以来未发生地质灾害、山洪灾害、安全生产等事故。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