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干部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然而广大基层却出现了部分“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也不敢干、卷起袖子在一边看”的躺平式干部,贻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损害民生之福祉,伤透了人民群众的心。
拒绝“躺平”,树牢有为之志向。初心和使命是年轻干部最质朴的“底色”,也是检验工作的“成色”,更是增添担当的“亮色”。青年干部要坚守为民情怀,在新时代要担当起新的使命,需要有新的作为。所谓“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偏一尺”,要紧绷思想之弦,克服逃避躲闪、拈轻怕重的“躺平”思想,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主动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大胆干,迈开步子争先干、俯下身子埋头干。深入基层前线、民生一线,了解基层痛点难点,明确群众急难愁盼,常思常学常悟,用心用情服务提升民心温度。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把牢志向之帆。
拒绝“躺平”,练就务实之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如今,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担落到了青年干部的肩上,只有在学习中坚持不懈读理论、悟真理、明信念,常学常新、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才能在践行中悟出信仰之“光”,练就八项本领;克服“本领恐慌”症,担起日渐繁重的工作,砥砺前行,才能锻造出“硬脊梁”“宽肩膀”,实现“干成事”之本领。
拒绝“躺平”,干出有力之实绩。自古有言: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当代青年干部要勇于走出生活舒适区,克服认识盲区,走进工作压力区,既要修己慎独,更要勇毅力行,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争先创优中体现价值、实现理想。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责任担当,主动挑起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要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坦荡自信,勇于到艰难困苦的地方工作,在困难斗争中增长本领、锻炼成才;要有“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的赶考意识,做到干事创业“先行一步”“多干一些”“干实在一些”,不辜负伟大时代对青年干部提出的伟大使命,用青春的激情、活力书写建功新时代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