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党建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官网】 > 自增地方频道 > 宜宾党建 > 共沐书香,分享喜“阅” —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2024年春期语文组读书心得交流活动(一)

共沐书香,分享喜“阅” —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2024年春期语文组读书心得交流活动(一)

发布日期:2024-06-15 09:59 来源: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 作者:陈燕萍 刘洋 曾玉静
点击量:

书香校园,师者先行。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蓄力方可行远道,书香才能溢芳华。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思考并优化现行教育教学行为,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语文组2024年612日开展了以共沐书香,分享喜‘阅’”为主题的教师读书交流活动。本次交流活动分为两期,第一期的17位老师与全体语文组老师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悟。

教师史明静分享的是《做温暖的教育者》,她认为温暖的教育者不仅着眼于学生的学业成就,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做温暖的教育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它是一份充满意义和价值的工作。 每一个温暖的教育者都是阳光在土壤中的播种者,他们用心去浇灌每一个学生的希望和梦想。

教师李孟平分享的是《寻找幸福的目的地——读海姆·G ·吉诺特博士〈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有感》。李老师从书中精彩片段和读书感受两方面进行分享。李老师谈到: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技巧,更需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我会永远怀着一颗爱孩子、敬畏生命的心,用可行的方法将这种爱表达出来。

教师宋庆分享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书中提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的兴趣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爱上读书,亨受学习的快乐。

教师杨兴芳分享了《以读促学,以读促教》——《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读书分享,她重点从过程性评价谈感悟。评价是课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课标将课程评价融入到课程理念之中,“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树立新的评价意识,即“教——学——评”一致性。

教师王丽分享的是《窗边的小豆豆》,她讲述了印象深刻的小豆豆故事,漫步书籍的花园,采撷智慧果实,谈了阅读收获。王老师从这本书中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她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和力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需要的是理解、尊重和爱。

教师文小兰分享的是《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她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关爱学生:真心付出、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关爱有度。让感动代替制度,让关怀和帮助充满整个班级,只有这样班级才是最有凝聚力的集体,只有在工作中充满爱心的班主任才是学生们最乐于接受和拥戴的班主任。

教师罗蓉分享的是《青铜葵花》,青铜葵花之间所发生的种种美好的故事,都有一个最基础的前提,那就是这家人足够善良温暖。他们积极向上,苦中作乐,从不抱怨的家庭氛围更让人感到温馨。有一种屋外寒冷萧杀,但屋内灯火阑珊,其乐融融的幸福感。

教师陈映霖分享的是《中国哲学简史》。通过陈老师分享,可清楚了解作者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从古代的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流派讲起,一直论述到宋明理学和近现代的中国哲学。虽然中国哲学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革,但其核心价值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师郭平分享的是《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独特而珍贵的种子,需要得到我们正确、细心的浇灌和呵护,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身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因材施教,还要看到孩子们内心的需求。当我们拿出自己的真心去呵护孩子的心,孩子自然会从中感受到爱和温暖!

教师陈兰英分享了陈文的《边教书,边成长》。她从夯实基础;用力扎根,深耕课堂,拔节成长;捧读经典,涵泳滋养;坚守本真,走向成熟几个方面,让我们知道了,一个走在成长路上的教师,要借鉴前辈的经验,不仅如此,除了向书本学习外,更要向生活中的能者、智者学习。

教师罗敏分享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老师,说起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做起来却是很难。但李老师的观点和做法都深深地激励了我们,在教育路上唯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超过昨天,这样才能慢慢往“最好”去靠近,才能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演好自己的小角色。

教师余和友分享了《做智慧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一书,她分享了书中的教师素养、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建议和实践策略,以便于追求更高效、更富有智慧的教学实践。

教师肖梨交流了《慢一点也没关系》这本书。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引导我们重新审视快节奏生活,鼓励我们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的每一刻。书中不仅分享了放慢节奏的益处,还提供了实用建议,帮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平衡。这本书提醒我们,生活不在于速度,而在于深度和质量。

教师母红梅分享了她读《在龙眼树上哭泣的孩子》的感受,由故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要学会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难处与烦恼;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沟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教育就像一朵云轻轻推动着另一朵云。教师吕艳分享的是孙亦华老师的《一间自由的教室》。分别从“自由生长的教室”“美好的师生关系”“问题行为,也是成长契机”等方面做了交流。并谈了自己的读书收获——做“戏精”老师,与生共长。

教师王明分享的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他指出:我们教师应该要有文化,要成为文化人。对学生多一份尊重、理解和宽容,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了我们师生关系,还对孩子的学业有很大的帮助,对我们自身来说,也会大大提升我们的教师职业魅力和自信心,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师黄艳秋以《师者如光 微以致远》为题分享了她读《全国模范教师的小学语文教学智慧》的真切感受。她提到我们要像王振刚老师一样在阅读中萌发智慧,在实践中生长智慧,在反思中提升智慧,在倾听中增长智慧!

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弦歌不辍,芳华待灼,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顺境时,给你清醒;迷惘时,给你希望,挫折时,给你信心;追梦时,给你力量。

共建书香校园,同享读书之乐。此次读书分享活动,进一步点燃了学校教师读书的热情,坚定了立德树人的信念。日渐长,风正暖,在每一个氤氲着浓浓书香的日子里,希望大家都能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享受读书的乐趣,做一个快乐的读者。我们的生活将因为阅读而精彩,我们的校园将充满书香而更美丽!

(责任编辑:夏琴)

联系电话: 监督电话:13311535990 投稿邮箱 chinajcdj@sina.com 蜀ICP备2024088209号-1
中国基层党建网 | 关于我们 | 官方微博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中 国 基 层 党 建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