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新课标,全力打造数字化课堂。为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深度推进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促进翠屏区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及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红坝校区承办了宜宾市翠屏区“基于人工智能的循证课堂”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宜宾市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携手希沃教师发展中心共同举办,宜宾市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李洪、副主任费天宇、小学数学研训员唐仕忠,宜宾市翠屏区希沃川西南售前经理李玲出席本次活动。
AI赋能·助力课堂
教学教研,科技助力。第一节课是由学校陈映霖老师和五年级12班的孩子们带来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循证课堂展示《四季之美》。陈老师在本节课中利用视频、动图、蒙层、计时器等信息技术手段助力本节课的授课,孩子在视频、音频、动图的感染下,迅速地进入本课情境,深刻感受“四季之美”,听课的老师们也沉浸在课堂中,意犹未尽。课后,陈老师用可视化的数据向与会老师们展示了从一次磨课到第三次磨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师行为、教学时间、教学语言等方面。而这些变化都是在希沃白板人工智能评课报告的基础之上进行调整的。
互动课堂,多元生发。第二节课是由学校贺超老师和一年级17班的孩子们带来课例《认识人民币》。讲授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创设了“跟着人民币去旅行”的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展示人民币的实物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知人民币的样式和面值。利用希沃白板的分类功能,设计小游戏,让学生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拖拽到对应的地方。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人民币按材质分为纸币和硬币,掌握人民币的单元:元、角、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刮彩票的模式引出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最后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人民币的使用,这种互动方式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贺超老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例如:视频、投屏、分类游戏等等,使数学课堂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
集智共研·点亮课堂
费天宇和唐仕忠分别进行了评课,两位教研员先从教学实施的角度点评,例如:教学互动流畅、合理,教师能够针对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组织与方法得当,教学活动学生参与面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后,重点点评了两位上课老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第一,用图文音频等手段创设情境,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第二,信息技术优化了课堂教学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人工智能评课系统将教师行为和教师语言量化呈现,对于改进课堂、提高课堂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李洪在总结中提到:两堂课均有效借助信息技术设备,技术操作熟练、自然;充分使用已有数字资源或自行开发的数字资源;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融合自然、恰当、充分。李主任也提出令大家深思的问题: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是否能够取代人的地位呢?启发大家应该辩证的看待人工智能走进课堂这一教学举措,使人工智能的优势为优化课堂助力。
“新”中有“数”·携手奋进
数字化的当下,一根根网线,消弥数字鸿沟,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块块屏幕,链接不同课堂,改变、改善、提高教育质量;一个个平台,汇聚海量课程资源,助力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数字化,正在让中国教育”新”中有“数”。通过区域化教研活动,让广大教师明白:作为新时代教师,我们应遵循现代教育理论和规律 ,灵活运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以数字化教学模式进行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