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2024年以来,翠屏区以解决重点群体就业问题为导向,持续将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下沉基层,在高校、商圈、园区等就业需求密集区域创新打造21个“宜就业”驿站,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多维就业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各驿站累计服务群众1.2万人次,促成就业2300余人,服务满意度达96.3%,打造了一项“服务零距离、就业在身边”的特色就业服务。
【智慧赋能 构建网络招聘新模式】
“通过直播间互动和手机小程序就能精准匹配理想岗位,这种智能化求职体验太给力了!”宜宾学院毕业生张雨欣通过零距离人才网“招聘会客厅”直播间,与宜宾新翔智能有限公司数据分析师岗位成功签约。
据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张天宁介绍,翠屏区人力资源市场驿站打造的“招聘会客厅”创新融合直播带岗、远程面试等功能,整合了辖区200余家企业动态岗位信息库。该模式不仅使企业招聘成本降低40%,更将求职成功率提升至传统招聘的2.3倍。
【产教融合 打造技能提升快车道】
今年年初,求职者王元富在智英青年驿站获得“产业+培训+就业”职业发展方案后,经过叉车操作培训、面试技巧指导等历时15天的精准服务,最终成功入职湖北安捷物流公司。
据驿站负责人刘雷介绍:“这种‘订单式’培训模式已形成标准化流程:企业需求清单→技能培训菜单→岗位匹配方案。”据悉,目前全区实现从技能提升到就业安置的闭环服务的培训模式,已覆盖区内12个重点产业,年度培训转化就业率达82%。
【社区定制 创新灵活就业新模式】
针对大龄群体就业难题,金秋湖镇的大同社区驿站推出“妈妈岗”灵活就业项目,与川茶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发茶叶采摘、商品包装等弹性岗位,帮助167名农村妇女实现“带娃增收两不误”。
“驿站不仅提供免费创业空间,还对接了12个小区儿童托管服务需求。”宜宾学院康复治疗专业毕业生庞华侨在安阜街道酒圣路社区驿站的“创客空间”介绍。依托“社区微业”孵化计划,他创建的“桦与樟”儿童托管服务站已形成“技能培训-服务外包-质量监管”闭环,并带动教育专业、护理专业等100余名大学生实现就业。
【数智升级 擘画就业服务新图景】
翠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主任赵英表示,下一步,全区将启动“驿站赋能升级计划”,重点推进三大核心工程:一是实施“智慧驿站赋能工程”,通过将驿站现有设施与四川省公共招聘网、就业创业服务系统V3.0深度对接,构建智能岗位匹配系统、精准服务推送平台和就业数据动态分析中枢;二是开展“新业态人才育苗工程”,依托驿站阵地打造直播电商实训中心、智慧物流人才孵化基地等载体,建立“理论+实操+创业”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推进“服务综合体示范工程”,通过标准化建设、专业化运营、数字化赋能,以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辐射带动零工市场、宜就业驿站,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形成“15分钟就业服务圈”的翠屏样板,助力各类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