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群众探亲访友、旅游出行和各类展销、庆典活动密集,人流、车流、物流相对集中,加之当前正处生产经营旺季和春耕农忙时节,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涉及道路交通、文化旅游、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较为突出。为切实抓好“五一”假期安全防范工作,构建平安稳定的节日环境,现将有关安全风险提示如下。
市安办提示
1.文化旅游方面。受“长江音悦 万人狂欢”“《大江由此东去》沉浸式实景演艺”等系列文旅活动和“三免三优惠”“八大暖宾行动”等引流政策影响,公众旅游出行热情高涨。“五一”期间,各类文旅、促销活动较多,外来人员和车辆增多,临山涉水景区、合江门、三江之眼、李庄古镇、“两海”等景区景点和大型活动举办现场将出现客流高峰,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力量、物资储备,做好客流引导、管控和车辆疏导。空中索道、玻璃栈道、场内车辆、游船等娱乐项目的设施设备及其配套设施快节奏、高强度运行,需加大巡查检查力度,做好特种设备维护保养,严禁设施设备“带病”运行。发生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时,要及时调整计划安排,果断采取临时关闭、限流或紧急疏散游客。
2.交通运输方面。“五一”假期出行集中,全市高速公路、城市出入口道路、市县际节点道路以及景区景点路段车流量将大幅增加,特别是4月30日傍晚、5月1日上午和5日下午进出城车流量将达到高峰,需加强重点路段管控和车辆疏导工作,严防超员超速、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受近期强降雨天气影响,临山临水临崖、坡陡弯急、“机非”混行路段行车风险升高,需谨慎驾驶,控制车速。
3.消防安全方面。节日期间各景区景点、餐饮住宿、大型商超、文化场馆、休闲娱乐等场所人员密度增大,各类临时舞台展台、空调、灯光音响等电气设备使用频繁,线路负荷增大,要及时检查维护各类电气设施设备,保障消防设施设备、控制系统、值班值守配备运转到位。居民小区、“三合一场所”“九小场所”、仓储物流点、城乡接合部、集贸市场等消防重点管理区域,要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严禁电瓶车违规充电,规范用火用电用气,严防各类火灾事故。
4.生产安全方面。节日期间,部分正常生产企业要高度警惕思想麻痹、管理松懈等安全风险,切实加强日常安全管理,严肃查处作业现场“三违”行为。停工停产企业要制定周密细致的停工方案,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对重点设备和重点部位进行检查以确保其处于安全状态;节后复工复产要严格执行复产程序,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教育培训,严禁“带病复产”。
5.灾害防范方面。节假日期间雨日较多,部分区县累加降雨量较大,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升高,要避免进入未开发景区景点、山洪易发区、河道行洪区及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要切实做好自建房、野外工地营地、涉水临山临崖类旅游景区等重点部位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企业要做好汛期自查、巡视和应急值守,切实做好强降雨等灾害预防各项工作,筑牢安全防线。
6.森林防灭火方面。部分地区森林火险等级依然较高,需加大关口巡查、卡点检查力度,做好林区高压输电线路巡查检查,从严审批管理野外施工临时用电、动火作业、爆破作业等;群众踏青野炊、农事采挖需谨慎用火,做到人走火灭,严防森林火灾。
市安办建议
人民群众要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出行前要密切关注气象、路况信息,提前了解目的地环境情况,做好充分准备,避免在恶劣天气出游,避免前往未正式开发、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游玩;自驾出行要做好车辆安全检查,确保车况良好,驾车时不超速行驶、不疲劳驾驶、不酒驾醉驾,注意控制车速和车距,确保安全出行;到人员密集场所或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时,要遵守现场秩序,防止发生推搡、拥堵、踩踏。
各地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深刻汲取近期省内外安全事故教训,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强化预警发布和风险研判;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值班值守、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和事故信息报告工作要求,积极做好各类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置工作,严管严控各类安全风险。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