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我们党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但党的执政环境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变化,给我们党带来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党员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保持忧患意识和战略定力,矢志不渝推进自身政治建设,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
锤炼政治忠诚。“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挑选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对党忠诚;我们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教育他们对党忠诚,坚决防止政治上的两面人”。当前,极少数党员干部对中央指示讨价还价、阳奉阴违、推诿拖拉的现象仍然存在,在中央政策落实上大打折扣、粉饰“灌水”的行为也时常发生。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应强化问题导向,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身做好政治忠诚,进一步锤炼党员干部政治忠诚的党性要求。
遵守政治纪律。政治纪律对于其他纪律,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如果有丝毫的破坏,是很容易触犯政治底线,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党员干部是党员的“领头雁”,应当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等方面的要求不能跟普通党员一概而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举一动都会成为普通党员学习对象,如果个人政治纪律屡屡触犯底线,被普通党员效仿,则会“上梁不正下梁歪”,长此以往政治纪律氛围和党内政治生态会被破坏。因此,广大党员干部需要强化底线思维,对自己的要求应该更加严格, 进一步将政治纪律之绳越扎越紧。
强化政治担当。一些党员干部因为害怕担责选择将自己过分保护起来,干事创业缩手缩脚、推诿扯皮,甚至消极怠工,懒作为、假作为、不作为;有的党员干部“打太极”“和稀泥”,对其他同志挑战底线可能引发政治风险的行为视而不见,为的是“团结同志”和“明哲保身”。但是,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党员干部自身政治建设的提升不是顺其自然就可以实现的,得过且过、虚与委蛇只会增加惰性,忘却初心和使命,沦为“木头人”“稻草人”,在关键时刻不能挺身而出。迈向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强化忧患意识、恪守底线才能及时发现自身政治担当作为的不足,才能够克服精神怠倦的危险。
(责任编辑: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