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造福既是深刻的理论命题,又是生动的实践课题,不仅要求党员干部积极转变思想认识,还要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因此,党员干部须着力提升调查研究能力、群众话语能力以及专业工作本领,补足工作中的短板,才能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锻炼党员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党员干部为民造福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当前,部分党员干部仍存在“走马观花”式的调查,这是与人民利益背道而驰的。党员干部要听真话、察实情、解民忧,必须苦练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开展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维护和满足群众切身利益为目的的调研工作,把是否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作为调研工作的根本评判标准。还要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只有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贴近群众、了解实情,才能在获得他们认可的基础上促成民生问题的真正解决。
培养党员干部的群众话语能力。群众话语是党员干部造福人民的重要话语。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群众话语,把它作为服务群众的必修课。首先,要端正话语立场,为群众说话。要讲群众爱听的话,把群众的认可度作为说话办事的根本标准。其次,要掌握群众语言,丰富话语内容。党员干部只有积极学习土语方言,把党的政策方针转化成群众乐于听、听得懂的通俗表达,才能在对话中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要运用新兴媒体,丰富话语表达形式。党员干部贯彻新时代的群众路线,要及时适应其网络化和个性化的特点,由此来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打通与其沟通的“最后一公里”。
提升党员干部的专业工作本领。专业工作本领是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是为民造福的能力体现。党员干部首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始终保持对新本领的渴求,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刻苦学习,不断丰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知识,以全面的知识体系适应于党的为民造福事业。此外,要加强实践锻炼,用理论所学服务于群众所需。实践作为淬炼工作本领的“磨刀石”,能够从根本上克服党员干部的本领恐慌。党员干部只有在实践锻炼中练就过硬本领,才能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各项能力。
(责任编辑:夏琴)